时间: 2025-04-27 18:4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6:07
衰疾朝慵起,荆扉午未开。
云闲不飞去,鸟倦却归来。
果熟从人摘,松疏拟自栽。
狂歌白日永,独步前山隈。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诗人早晨因衰病而懒散起床,直到正午荆门都还未打开。天空的云彩悠闲地停留,没有飞去,而鸟儿却疲倦地回到了巢里。果实成熟后由人来采摘,松树稀疏的地方,诗人打算自己栽种。诗人高歌,享受着日光的悠长,独自走在山的旁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狂歌白日”可以联系到古代文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隐士文化的特征。
作者介绍:
谢复(约1530-1600),明代诗人,字子华,号隐庵,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逃避。在明清时期,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官场和世俗纷扰,追求一种清净而自由的生活。
《山居》展示了诗人谢复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享受,整首诗蕴含着浓厚的田园气息与洒脱的生活态度。开篇的“衰疾朝慵起”显示了诗人身体的羸弱和内心的懒散,反映出他对世俗的淡漠。接下来的“荆扉午未开”则透露出他对时间的无所谓,似乎在享受一种随意而自由的状态。
“云闲不飞去,鸟倦却归来”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在这幅画面中感受到一种亲近自然的惬意。果实的成熟和松树的栽种则表现了他对生活的主动参与,即便在隐居的状态下,他依然关心着自然的变化,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结尾的“狂歌白日永,独步前山隈”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高潮,白天的时光仿佛因他的狂歌而变得更加漫长。诗人独自一人,走在山的隐蔽处,体现了他内心的自由与对自然的归属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情调,也传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隐居生活的安逸与快乐展开,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传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表现诗人生活态度的词语是:
A. 狂歌
B. 疲倦
C. 生病
D. 开门
“云闲”在诗中象征:
A. 忙碌
B. 安宁
C. 风暴
D. 变化
诗人希望通过隐居达到的状态是:
A. 繁华
B. 自由
C. 权力
D.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