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3:47
汉水巴山乐有馀,一麾从此首归途。
北园草木凭君问,许我他年作主无?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汉水与巴山之间的愉悦心情,打算返回的路途上,向北园的草木问询:是否能在未来的某年里,成为这里的主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融入个人生活体验与对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作者在北园游玩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该时期,苏轼因政治原因多次贬谪,北园成为他抒发情感、寻找内心宁静的重要场所。
这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开头以“汉水巴山乐有馀”点出诗人身处美丽自然之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在“一麾从此首归途”中,诗人表现出旅行归来的意愿,这种意愿不仅是对自然的依依不舍,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反省。
接下来的“北园草木凭君问”,诗人将草木拟人化,使其成为倾诉的对象,这种手法既突出了自然的生动,也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结。最后的“许我他年作主无?”则是一种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作者渴望在未来能够拥有自由与选择的权利。这既是对人生的一种期许,也是对自然归属感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流畅,意象丰富,既有对当下生活的陶醉,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苏轼乐观而又深邃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与追求自由的渴望。
诗人提到的两大自然景观是哪个?
诗中“许我他年作主无”的意思是?
诗人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将苏轼的《北园》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对比,二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更具社会感和未来的期望,而陶渊明则更偏重于隐逸与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