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木兰花令

《木兰花令》

时间: 2025-07-31 11:42:31

诗句

凌歊台上青青麦。

姑熟堂前余翰墨。

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

江山依旧云空碧。

昨日主人今日客。

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1:42:31

原文展示:

木兰花令
作者:黄庭坚〔宋代〕

凌歊台上青青麦,
姑熟堂前余翰墨。
暂分一印管江山,
稍为诸公分皂白。
江山依旧云空碧,
昨日主人今日客。
谁分宾主强惺惺,
问取矶头新妇石。


白话文翻译:

在凌歊台上,绿油油的麦田生机盎然;
在姑熟堂前,留有我们笔墨的痕迹。
暂时分开,一起管理这片江山,
稍微为各位朋友分清黑白。
江山依旧,天空碧蓝如洗;
昨天的主人,今天成了客人。
谁能分清宾主之间的深情厚谊?
问问矶头的新婚妻子,是否知晓这石头的故事。


注释:

字词注释:

  1. 凌歊台:古代一个著名的观景台,形容高处的景象。
  2. 青青麦:指生长茂盛的麦子,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3. 姑熟堂:古代书院或名士的聚集地。
  4. 印管江山:意为共同治理国家和管理事务。
  5. 皂白:指的是黑白是非。
  6. 宾主:指招待客人与主人。
  7. 惺惺:形容彼此间的理解和同情。
  8. 矶头:指临近水边的地方,常用来象征生活的宁静。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并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江山依旧”暗含了对历史沧桑的感叹和对人事无常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变迁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理学家。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于咏怀和抒情,作品往往蕴含深意。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政治动荡、士人多有离散之时,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歌鉴赏:

《木兰花令》是一首兼具抒情与哲理的词作,黄庭坚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人事变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凌歊台上青青麦”以生机勃勃的麦田引入,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繁荣,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而随后的“姑熟堂前余翰墨”则转向内心的回忆,展示了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

词中“江山依旧云空碧”一句,既有对国家山河的眷恋,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昨日主人今日客”则引发了对身份转换的深思,暗示着无论身处何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旧是最为重要的。

整首词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人生境遇,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即使外在环境变化,内心的情感联系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仍然是恒久不变的。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黄庭坚在这首词中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与深切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凌歊台上青青麦” - 描绘了春夏时节的美丽景象,象征着繁荣与生机。
  2. “姑熟堂前余翰墨” - 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个人的成就。
  3. “暂分一印管江山” - 暗示着共同治理的责任与使命。
  4. “稍为诸公分皂白” - 反映了对是非黑白的认真态度。
  5. “江山依旧云空碧” - 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色的珍视。
  6. “昨日主人今日客” - 强调身份的变化及人生的无常。
  7. “谁分宾主强惺惺” - 探讨人际关系中的深情厚谊。
  8. “问取矶头新妇石” - 引用生活中的宁静与美好,暗示个人情感的深刻。

修辞手法:

  1. 比喻:用“江山”与“云空碧”比喻生活的美好与变化。
  2. 对仗:如“昨日主人今日客”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3. 象征:用“青青麦”象征青春与希望,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人事的变化,表达了对美好记忆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展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深邃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青麦: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2. 翰墨:代表文化与知识的传承。
  3. 江山:象征国家与社会的整体。
  4. 宾主:反映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深情。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示了他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青青麦”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活力
    • B. 失去的时光
    • C. 战争的破坏
  2. 填空题:诗人提到的“昨日主人今日客”反映了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江山的热爱。(对/错)

答案

  1. A
  2. 人生的无常与身份的变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作品。
  • 《临江仙》(李煜):表达情感与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对比:

  • 黄庭坚《木兰花令》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黄庭坚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李白则倾向于个体的孤独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文选集》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题沈紫曼祖棻《涉江词》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中秋前访大千宿网师园,赋怀长公善孖,即寄皖中。 祝英台近 乙卯除夕 祝英台近·树影 祝英台近 秋衫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请车 廾字旁的字 形禁势格 皮字旁的字 连城之价 皓月千里 辙乱旗靡 木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市店 降贬 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潜心笃志 毫结尾的成语 羽翼既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