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露

《露》

时间: 2025-04-27 10:02:39

诗句

鹤鸣先警雁来天,洗竹沾花处处鲜。

散彩几当蝉饮际,

凝光宜对蚌胎前。

朝垂苑草烟犹重,夜滴宫槐月正圆。

怵惕与霜同降日,蘋蘩思荐独凄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02:39

原文展示:

露 徐夤 〔唐代〕

鹤鸣先警雁来天,洗竹沾花处处鲜。 散彩几当蝉饮际,凝光宜对蚌胎前。 朝垂苑草烟犹重,夜滴宫槐月正圆。 怵惕与霜同降日,蘋蘩思荐独凄然。

白话文翻译:

鹤鸣声先于雁群到来,预示着秋天的来临,竹子洗净后沾满露水,花朵处处显得格外新鲜。 露珠散发出光彩,恰似蝉饮时的情景,凝聚的光芒适宜在蚌胎前观赏。 早晨,露水如珠垂挂在苑中的草上,烟雾依然浓重,夜晚,露水滴在宫中的槐树上,月光正圆。 露水与霜一同降下,令人感到忧虑和警惕,思念着蘋蘩,独自感到凄凉。

注释:

字词注释:

  • 鹤鸣:鹤的叫声,古人认为鹤鸣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 警雁:雁群南飞,预示季节变化。
  • 洗竹沾花:指竹叶和花朵被露水洗净并沾湿。
  • 散彩:指露珠散发出光彩。
  • 凝光:指露珠凝聚的光芒。
  • 蚌胎:指蚌壳内的珍珠。
  • 朝垂:早晨露水垂挂。
  • 苑草:苑中的草。
  • 夜滴:夜晚露水滴落。
  • 宫槐:宫中的槐树。
  • 怵惕:忧虑和警惕。
  • 蘋蘩:两种水草,常用于祭祀。
  • 思荐:思念着祭祀。

典故解析:

  • 鹤鸣先警雁来天:古人认为鹤鸣和雁群南飞都是秋天的预兆,这里用以描绘秋天的到来。
  • 蘋蘩思荐:蘋蘩是古代祭祀时常用的水草,这里用以表达对祭祀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这首诗通过描绘露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早晨,诗人观察到露水的美丽景象后,感慨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美丽,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露水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诗中,“鹤鸣先警雁来天”一句,以鹤鸣和雁群南飞预示秋天的到来,形象生动。接着,“洗竹沾花处处鲜”描绘了露水洗净竹叶和花朵的清新景象。后文通过“散彩几当蝉饮际,凝光宜对蚌胎前”进一步以露珠的光彩和凝聚的光芒来比喻蝉饮和蚌胎,展现了露水的美丽和诗人的细腻感受。最后两句“怵惕与霜同降日,蘋蘩思荐独凄然”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忧虑和对祭祀的思念,情感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鹤鸣先警雁来天:鹤鸣声先于雁群到来,预示着秋天的来临。
  2. 洗竹沾花处处鲜:竹子洗净后沾满露水,花朵处处显得格外新鲜。
  3. 散彩几当蝉饮际:露珠散发出光彩,恰似蝉饮时的情景。
  4. 凝光宜对蚌胎前:凝聚的光芒适宜在蚌胎前观赏。
  5. 朝垂苑草烟犹重:早晨,露水如珠垂挂在苑中的草上,烟雾依然浓重。
  6. 夜滴宫槐月正圆:夜晚,露水滴在宫中的槐树上,月光正圆。
  7. 怵惕与霜同降日:露水与霜一同降下,令人感到忧虑和警惕。
  8. 蘋蘩思荐独凄然:思念着蘋蘩,独自感到凄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散彩几当蝉饮际”和“凝光宜对蚌胎前”中的比喻,将露珠的光彩比作蝉饮和蚌胎。
  • 拟人:如“鹤鸣先警雁来天”中的拟人,将鹤鸣和雁群南飞拟人化,预示秋天的到来。
  • 对仗:如“朝垂苑草烟犹重,夜滴宫槐月正圆”中的对仗,形成了工整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露水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祭祀的思念和对季节变化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鸣:预示秋天的到来。
  • 洗竹沾花:露水洗净竹叶和花朵的清新景象。
  • 散彩:露珠散发出光彩。
  • 凝光:露珠凝聚的光芒。
  • 朝垂苑草:早晨露水垂挂在苑中的草上。
  • 夜滴宫槐:夜晚露水滴在宫中的槐树上。
  • 怵惕:忧虑和警惕。
  • 蘋蘩:祭祀用的水草,表达对祭祀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鹤鸣先警雁来天”预示着什么季节的到来?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C

  2. “洗竹沾花处处鲜”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竹叶和花朵被露水洗净并沾湿。 B. 竹叶和花朵被雨水洗净并沾湿。 C. 竹叶和花朵被霜水洗净并沾湿。 D. 竹叶和花朵被雪水洗净并沾湿。 答案:A

  3. “散彩几当蝉饮际”中的“散彩”指的是什么? A. 露珠散发出光彩。 B. 露珠散发出香气。 C. 露珠散发出声音。 D. 露珠散发出温度。 答案:A

  4. “凝光宜对蚌胎前”中的“凝光”指的是什么? A. 露珠凝聚的光芒。 B. 露珠凝聚的香气。 C. 露珠凝聚的声音。 D. 露珠凝聚的温度。 答案:A

  5. “怵惕与霜同降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虑和警惕 C. 悲伤 D.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描绘月夜的景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徐夤的《露》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但徐夤的诗更注重对露水的细腻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注重对月夜的描绘和对亲人的思念。
  • 徐夤的《露》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徐夤的诗更注重对露水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山居秋天的整体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夤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和发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 晚秋病起,浮家石湖 虞美人 看那满山谷的紫辛夷 虞美人 二月二日寄砚之 虞美人 蜡梅 虞美人 同孟利器寻春 虞美人·秋深犹带秋初热 虞美人 虞美人 故人自京返渝,一晤。 虞美人 虞美人十首 其七 与凝香共贺仙子新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卢沟晓月 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正事 门钉 源源不断 乛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扬花扢藻 面字旁的字 驻跸 锄奸 乐善好义 钟鼓之乐 刺开头的成语 束身自爱 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屠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