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3:22
太和奉呈吉老县丞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山拥鸠民县,江横决事厅。
土风尊健讼,吏道要繁刑。
觟左角右虒今无种,蒲卢教未形。
里多齐瞯氏,材谢宋庖丁。
令尹三年课,斯人万物灵。
吾方师岂弟,僚友助丹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县城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气。这里的山环绕着鸠民县,江水横流着流经处理事务的厅堂。当地的风俗崇尚刚强的诉讼,官吏的制度却繁复而严厉。现在这里没有种植觟(古代一种酒器)和虒(古代一种草),蒲卢教也还没有形成。村子里有很多齐国的瞯氏,而谢家(宋庖丁)则是个杰出的厨师。县令在这三年的治理中,让这个地方的万物生灵得以和谐。我们之间的师徒关系是多么的亲密,朋友们共同助我作画。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居士,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其诗风清新自然,富于情感,擅长山水诗,常以写景抒情见长,且与苏轼交往密切。
此诗写于黄庭坚担任地方官时,反映了他对地方治理的思考与感悟。诗中透露出对乡土的热爱以及对民生的关心,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官员的责任感。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优美,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风气。开篇“山拥鸠民县,江横决事厅”,以山水相间的自然景观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接着,诗人转向当地的风俗与官吏的行为,通过“土风尊健讼,吏道要繁刑”批判了当地官吏繁复的刑法与愈演愈烈的诉讼风气,体现了对民众生活的忧虑。
而“觟左角右虒今无种,蒲卢教未形”则在描绘当地经济文化的落后,反映了诗人对文化发展的期待。最后,诗人通过“吾方师岂弟,僚友助丹青”的结尾,展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艺术追求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体现了黄庭坚对社会和艺术的双重关怀。
山拥鸠民县:描绘了山环绕着鸠民县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优美的地理环境。
江横决事厅:江水横流,流经处理事务的厅堂,暗示着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土风尊健讼:当地风俗崇尚强烈的诉讼,体现了民众的权利意识。
吏道要繁刑:官吏制度繁复,强调了社会治理的复杂性。
觟左角右虒今无种:指的是地方经济文化的落后,缺乏多样性。
蒲卢教未形:显示出文化尚未发展的状态。
里多齐瞯氏:提到当地的名门望族,增添了地方的文化底蕴。
材谢宋庖丁:借用庖丁来比喻技艺高超的人,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令尹三年课:提到县令治理三年的成就,表现出对地方治理的关注。
斯人万物灵:表现出对万物的关心,体现出诗人的慈悲情怀。
吾方师岂弟:表达了师徒之间的亲密关系。
僚友助丹青:强调了与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与关注,反映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对人才和文化发展的期待,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县令治理了多少年?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
D. 十年
诗中“土风尊健讼”指的是?
A. 崇尚和谐
B. 崇尚诉讼
C. 崇尚武力
D. 崇尚文艺
诗中提到的“蒲卢教”是什么?
A. 一种饮食
B. 一种文化
C. 一种植物
D. 一种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