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谕宝二首

《谕宝二首》

时间: 2025-04-26 18:44:45

诗句

沉玉在弱泥,泥弱玉易沉。

扶桑寒日薄,不照万丈心。

安得潜渊虬,拔壑超邓林。

泥封泰山阯,水散旱天霖。

洗此泥下玉,照耀台殿深。

刻为传国宝,神器人不侵。

冰置白玉壶,始见清皎洁。

珠穿殷红缕,始见明洞彻。

镆铘无人淬,两刃幽壤铁。

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

骥跼环堵中,骨附筋入节。

虬蟠尺泽内,鱼贯蛙同穴。

艅艎无巨海,浮浮矜瀎潏。

栋梁无广厦,颠倒卧霜雪。

大鹏无长空,举翮受羁绁。

豫樟无厚地,危柢真卼臲.

圭璧无卞和,甘与顽石列。

舜禹无陶尧,名随腐草灭。

神功伏神物,神物神乃别。

神人不世出,所以神功绝。

神物岂徒然,用之乃施设。

禹功九州理,舜德天下悦。

璧充传国玺,圭用祈太折。

千寻豫樟干,九万大鹏歇。

栋梁庇生民,艅艎济来哲。

虬腾旱天雨,骥骋流电掣。

镜悬奸胆露,剑拂妖蛇裂。

珠玉照乘光,冰莹环坐热。

此物比在泥,斯言为谁发。

于今尽凡耳,不为君不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45

原文展示:

《谕宝二首》

沉玉在弱泥,泥弱玉易沉。
扶桑寒日薄,不照万丈心。
安得潜渊虬,拔壑超邓林。
泥封泰山阯,水散旱天霖。
洗此泥下玉,照耀台殿深。
刻为传国宝,神器人不侵。
冰置白玉壶,始见清皎洁。
珠穿殷红缕,始见明洞彻。
镆铘无人淬,两刃幽壤铁。
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
骥跼环堵中,骨附筋入节。
虬蟠尺泽内,鱼贯蛙同穴。
艅艎无巨海,浮浮矜瀎潏。
栋梁无广厦,颠倒卧霜雪。
大鹏无长空,举翮受羁绁。
豫樟无厚地,危柢真卼。
臲圭璧无卞和,甘与顽石列。
舜禹无陶尧,名随腐草灭。
神功伏神物,神物神乃别。
神人不世出,所以神功绝。
神物岂徒然,用之乃施设。
禹功九州理,舜德天下悦。
璧充传国玺,圭用祈太折。
千寻豫樟干,九万大鹏歇。
栋梁庇生民,艅艎济来哲。
虬腾旱天雨,骥骋流电掣。
镜悬奸胆露,剑拂妖蛇裂。
珠玉照乘光,冰莹环坐热。
此物比在泥,斯言为谁发。
于今尽凡耳,不为君不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尘世中优秀的事物常常被埋没的主题。玉沉于柔弱的泥土之中,泥土软弱,玉就容易沉下去。寒冷的阳光无法照耀人心的深处。诗人希望能有如潜龙般的存在,能够超越大山大川,打破泥土的封闭,显现出玉石的光辉。作品通过洗净泥土,来显露深藏的美丽,最终成为国家的法宝,神器无人敢侵犯。接着,诗人描绘了无数珍宝,如白玉壶、红珠等,它们在无人打磨的情况下,依然闪耀着光辉。整个诗歌在揭示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对比,强调了真正的才华和美德常常被埋没,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展现出来。

注释:

  • 沉玉:指玉石沉于泥土。
  • 扶桑:传说中的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光明。
  • 潜渊虬:比喻深藏的才能。
  • 泰山阯:泰山的根基。

典故解析:

  • 舜禹:舜与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明君,象征着治国之道与德行。
  • 圭璧:古代用作礼器的珍贵物品,象征国家的权力与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字圣俞,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擅长诗词,尤以直抒胸臆、清新脱俗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诗人借用玉石与泥土的比喻,反映了对人才与美德被埋没的感慨。

诗歌鉴赏:

《谕宝二首》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优秀才华和美好事物在世俗环境中的被埋没现象。诗中通过对玉石的描写,构建了一幅美丽而又令人唏嘘的画面。玉石的光泽被泥土遮蔽,正如有才之士被环境所困。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美与才华的渴望与追求。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如舜和禹,象征着理想的治理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理想的追求。整体而言,诗歌在形式与内容上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度,既有哲理的深度,又有艺术的美感,使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沉玉在弱泥:比喻优秀的事物被埋没于平庸之中。
  2. 泥弱玉易沉:强调环境对优秀事物的影响。
  3. 扶桑寒日薄:象征光明无法照耀内心深处。
  4. 安得潜渊虬:希望能有潜藏在深渊的龙,象征有才华的人。
  5. 泥封泰山阯:比喻被环境封闭的优秀才能。

修辞手法:

  • 对比:将玉与泥土进行对比,强调优秀与平庸的差距。
  • 象征:玉象征着美德与才能,泥土象征着平庸与困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才与美德被埋没的感慨,强调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与美德才会显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美好与珍贵。
  • :象征着平庸与困境。
  • 扶桑:象征光明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泥”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平庸
    • C. 光明
    • D. 努力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舜禹”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中强调了优秀的事物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显现。 (对/错)

答案:

  1. B
  2. 理想的治理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
  • 《登高》:关注社会现实,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元稹评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代弟茝咏梅画十景·飞花 雪复晴 满江红(次吕居仁韵) 用前韵记梦中所感 后纪时行 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 游慈云似龄叟 踏莎行·杏苑长春 与处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 壬午九日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溘然长逝 包含娘的成语 倩魂 短忽 己字旁的字 显赫 百巧成穷 耆儒硕德 士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碌碌庸庸 形孤影寡 田字旁的字 雅典学院 兆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