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石佛山

《登石佛山》

时间: 2025-05-09 18:28:46

诗句

偶来初地倚危楼,风景萧条望里收。

寒雁下时秋草没,晚钟开处岭云稠。

千章古柏依山矗,一带汾河尽日流。

到此已能空色相,不须更上最高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8:28:46

原文展示:

偶来初地倚危楼,
风景萧条望里收。
寒雁下时秋草没,
晚钟开处岭云稠。
千章古柏依山矗,
一带汾河尽日流。
到此已能空色相,不须更上最高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偶然来到石佛山的情景。他倚靠在高楼上,四周景色显得萧条,远方的风景尽收眼底。寒雁在秋天降落,草丛已经枯萎;山岭上的钟声在傍晚响起,云雾弥漫。古老的柏树依然挺立在山间,汾河在阳光下缓缓流淌。站在这里,已经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不必再登上更高的地方。

注释:

  • 偶来:偶然来到。
  • 初地:指初到此地。
  • 危楼:高楼,寓意高处。
  • 萧条:景色凋零、冷清。
  • 寒雁:指秋冬季节南飞的雁。
  • 秋草没:秋天的草已经枯萎消失。
  • 晚钟:傍晚时分的钟声。
  • 岭云稠:山岭上的云雾浓重。
  • 千章古柏:形容古老的柏树。
  • 汾河:指汾河,流经山西省。
  • 空色相:指空灵的色彩和形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浚,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作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作品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登石佛山》是梁浚在游览石佛山时的即兴之作,体现了他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思考。此时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萧条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哲思。

诗歌鉴赏:

《登石佛山》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季的美丽与凄凉。开篇的“偶来初地倚危楼”便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闲适的心境,诗人随意倚靠在高楼之上,俯瞰四周,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接下来的“风景萧条望里收”则转入对周边景色的感慨,秋天的景象显得冷清,仿佛在暗示岁月的无情。

“寒雁下时秋草没”通过寒雁的降落与秋草的枯萎,进一步烘托出秋天的孤寂与萧瑟。而“晚钟开处岭云稠”则描绘了傍晚的宁静,钟声在山岭间回荡,仿佛将时间凝固,令人沉醉。接下来的两句“千章古柏依山矗,一带汾河尽日流”则用古柏的挺拔和汾河的悠长流动,形成了自然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

最后一句“到此已能空色相,不须更上最高头”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已然在此得到了心灵的满足,无需再向更高处攀登。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也传达了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揭示了“心境即是风景”的真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偶来初地倚危楼:诗人偶然来到一个新地方,倚靠在高楼上,传达一种随意的状态。
  2. 风景萧条望里收:四周的景色显得萧条,诗人将美丽的景致尽收眼底,感受到秋天的凋零。
  3. 寒雁下时秋草没:寒雁在秋季降落,草地已经枯黄,展现出秋天的冷清。
  4. 晚钟开处岭云稠:晚上钟声响起,山岭上的云雾弥漫,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5. 千章古柏依山矗:古柏树直立在山间,象征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6. 一带汾河尽日流:汾河在阳光下缓缓流淌,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7. 到此已能空色相,不须更上最高头:在此地已能感受到心灵的宁静,无需再攀登更高的山峰。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寒雁”与“秋草”形成对比,展现季节特征。
  • 对仗:如“千章古柏依山矗,一带汾河尽日流”,形成音韵和谐的对称效果。
  • 拟人:晚钟的响起仿佛在与大自然对话,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满足。诗人在高处俯瞰自然,体现出一种哲学思考:真正的美在于内心的感受,而非外在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寒雁: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和生命的流逝。
  • 秋草:代表着凋零与时光的无情。
  • 晚钟:传达出宁静与思考的氛围。
  • 古柏:象征着坚韧与不屈。
  • 汾河:代表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偶然来到哪里?

    • A. 高山
    • B. 石佛山
    • C. 荒野
      答案:B
  2. “寒雁下时秋草没”中的“寒雁”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鸟
    • B. 冬天的鸟
    • C. 秋冬季节南飞的雁
      答案:C
  3.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

    • A. 黄河
    • B. 汾河
    • C. 长江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登石佛山》和《山居秋暝》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秋天的萧条与思考,后者则更强调宁静与和谐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单景山载酒同赏牡丹过燕余 挽卓生甫二首 剡民望回再回剡宿陈公岭 挽校书郎方公夫人二首 次韵汪英春九日酒边 游蔡峰过黄沙坑怀朝儿 谢国英 前人载酒光风霁月□醉中 三月晦日同弟观侄津往宝幢哭刑部伯求弟道从 雪中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匼取容 双人旁的字 疾痗 逴俗绝物 无可指摘 足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棉籽 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燕昭市骏 漠野 就擒 鼠字旁的字 以德服人 风月无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