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8:38
得张师石书却寄
金德嘉
杜门久与故人违,
忽有音书到竹扉。
过眼物华双鸟翼,
惊心风雨一牛衣。
春云江树黄泥坂,
秋水渔灯赤鼻矶。
日暮狂歌当浊酒,
不禁西望思依依。
杜门已久,和老朋友失去了联系,
突然有音信传来,敲响了竹门。
眼前的景物如同双鸟的翅膀一样流逝,
我的心为风雨的牛衣所震惊。
春天的云彩伴着江边的树木和黄泥小路,
秋天的水面映着渔灯和赤鼻山矶。
傍晚时分,狂歌对着浊酒,
不禁向西望去,思绪依依。
“杜门”可以追溯到古代隐士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或对世俗纷扰的逃避。“牛衣”象征着农民的艰辛生活,暗示诗人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关注。
金德嘉,清代诗人,字毓芳,号半山,晚号孤舟,擅长诗词,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雅致,注重意境的表现。
这首诗写于金德嘉与友人失去联系后,偶然收到友人来信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他对旧友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金德嘉在《得张师石书却寄》中通过描写音信的到来,唤起了他对故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思索。诗的开头提到“杜门久与故人违”,体现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和与世隔绝的情感。随着音信的到来,诗人感受到生活的变化,这种感觉在“过眼物华双鸟翼”中得到了体现,暗示时间的流逝如同鸟儿的翅膀飞逝,令人感慨万千。
接下来的景象描写,春云、江树、秋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自然与生活交织的画面,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结合,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对自然的热爱。最后,诗人以“日暮狂歌当浊酒”收尾,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有思念的情愫,但仍然愿意在酒中狂歌,以释怀心中的忧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围绕思念与自然交织,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世俗苦难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诗中“杜门”指的是什么?
A. 关闭的门
B. 隐居的生活
C. 朋友的来信
答案:B
“过眼物华双鸟翼”中的“双鸟翼”比喻了什么?
A. 朋友的距离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诗人提到的“牛衣”主要象征什么?
A. 友谊
B. 辛苦的生活
C. 自然景象
答案:B
对比作品:金德嘉的《得张师石书却寄》与李白的《静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