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03
月满自高丘,江通无狭流。
轩窗开到晓,风物坐含秋。
鹊警银河断,蛩悲翠幕幽。
清光望不极,耿耿下西楼。
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
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
凤池分直夜,牛渚泛舟年。
会是风流赏,惟君内史贤。
圆景旷佳宾,徘徊夜漏频。
金波徒泛酒,瑶瑟已生尘。
露白移长簟,风清挂幅巾。
西园旧才子,想见洛阳人。
月光满盈,自高高的山丘洒落,江水流淌,宽阔无阻。窗户打开直到黎明,秋风景色在这时宁静而美好。喜鹊提醒着银河的断裂,秋蝉低鸣,令人感到幽静。清澈的月光望不到边际,映照着西楼。我希望桂花的芬芳飘落在洛阳的河畔,仿佛在引领李膺的仙子。今夜我披云而望,继续吟诵那首“掷地有声”的诗篇。凤池分开了整夜的景象,牛渚的水面上漂浮着年华。我想这是风流的赏乐,唯有你,内史的贤人。
圆月下的佳宾,徘徊在夜的流逝中。金色的波光只是在酒杯中浮荡,瑶瑟已经蒙上了尘埃。白露悄然移开长长的席子,清风轻拂着挂着的幅巾。西园的旧才子,想必又会让我想起洛阳的人。
羊士谔,唐代诗人,活跃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典雅,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相结合为特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月夜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映射出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在月夜的背景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就以“月满自高丘”引入,描绘出一个明亮、清晰的夜景。诗中的月亮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象征,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接着,诗人细腻地描绘了秋天的美好景色,“风物坐含秋”传达了一种宁静的气氛。通过“鹊警银河断”和“蛩悲翠幕幽”,诗人将喜鹊的鸣叫与蟋蟀的低吟联系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在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昔日的朋友,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尤其是“会是风流赏,惟君内史贤”,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位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文人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风雅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图景。
诗中“月满自高丘”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月亮的明亮
B. 高山的壮丽
C. 诗人的孤独
D. 友人的思念
“鹊警银河断”中,鹊鸟的叫声有什么象征意义?
A. 预示着快乐
B. 代表着孤独
C. 传达着友谊
D. 体现自然之美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羊士谔的《郡中玩月》更为细腻,情感更加沉静;而李白的作品则更注重豪放和奔放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