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1:55
和叶尚书解印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倦入承明听履声,
朱轓今复厌专城。
汤胸太华供吟兴,
照眼伊川洗宦情。
莼鱠何惭高士决,
琴龟不减昔贤清。
未应便葺东山墅,
出处方关世重轻。
我疲倦地走进承明殿,听着脚步声,
如今的朱轓车厢厌倦了繁华的专城。
汤显祖的胸怀如太华山般高远,
伊川的清流洗净了我的官场情怀。
莼菜和鱠鱼,何必为高士的决择而羞愧,
琴和龟的情怀,不亚于昔日贤人的清雅。
我不应该急于修建东山的别墅,
出世与入世,正是关乎世俗的轻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扬,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工诗词,尤以豪放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以及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仕途不顺之际,诗人内心渴望归隐,追求清雅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浮躁。
刘克庄的《和叶尚书解印二首》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联“倦入承明听履声”,描绘了诗人踏入官场后的疲惫,反映了他对繁华背后的空虚感的思索。朱轓的形象则对比出诗人对专城的厌倦,暗示着权力与繁华的无趣。
接着,诗人提到汤显祖的“胸怀”与伊川的“清流”,通过这两种意象,表达了自己对高洁生活的追求。莼鱠的提及更是显示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而琴与龟则象征着文化修养和长寿的愿望。最后一句“出处方关世重轻”强调了个体在世俗纷扰中的选择,表明诗人并不急于追求世俗的名利,而是希望在内心找到真正的宁静与自我。
整首诗通过清新而富有哲理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观的深刻思考,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通过对清雅生活的理想追求,表现了士人理想的高尚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朱轓”象征什么?
A. 贫穷生活
B. 权贵与繁华
C. 自然景色
D. 家庭温暖
“汤胸太华”中的“汤”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唐太宗
B. 汤显祖
C. 杜甫
D. 李白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强调了什么?
A. 官场的复杂
B. 对物质的追求
C. 隐居与仕途的选择
D. 亲情的重要
答案:
将刘克庄的诗作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对比,刘克庄更多地反映了对官场的厌倦与高洁理想的追求,而陶渊明则是直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两者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但背景和情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