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4:29
理窟骚坛两罢休,
倒持麈柄让名流。
向来袒裼欲暴虎,
老去短衣聊饮牛。
敛退始知颜巷乐,
迂疏空抱杞天忧。
名山何处无灵药,
长笑痴人入海求。
理智和骚动的诗坛都已停歇,我倒持着扇子让给那些名流。过去我曾想袒露自己,但如今年老力衰,只能穿着短衣随意饮酒。退隐后才知道颜巷的乐趣,空有忧虑却感到无奈。名山之中何处没有灵药呢?我长笑那些痴人,竟然去大海中寻找。
刘克庄(1187-1269),宋代诗人,因其才华和清新脱俗的风格在当时文坛上颇具影响力。他以诗、词、文兼擅而闻名,特别擅长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这首诗是在刘克庄年迈之时写成,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反思和对名利的看淡。诗中展现了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名流生活的无奈与讽刺。
刘克庄的《次韵黄户曹问讯二首》通过对比隐逸与名流生活,展现了个人的选择与内心的挣扎。诗的开头,诗人以“理窟骚坛两罢休”开篇,直接表明自己已不再参与激烈的文坛争论与名利竞争,转而选择退隐。这种选择不仅是对外界的告别,更是对内心自我认知的升华。
接下来,诗人以“倒持麈柄让名流”展现了他对名利的无所谓,暗示自己在年轻时也曾渴望名声,但如今已心如止水,选择了隐退。诗中“袒裼欲暴虎”一语,既表现了年轻时的无畏,也反映了年长后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敛退始知颜巷乐”一句,诗人真正意识到隐居生活的乐趣,象征着心灵的宁静,而“杞天忧”则是对过往无谓忧虑的反思,显示出一种人生的豁达。
最后两句“名山何处无灵药,长笑痴人入海求”更是点明主题,灵药象征着心灵的解脱与追求,而对那些痴人求海的嘲讽,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与讽刺。
整首诗体现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自我解脱的追求。
诗人选择隐退的原因是什么?
“长笑痴人入海求”中的“痴人”指的是:
刘克庄与陆游的诗歌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厌倦,但陆游更加强调了对时局的关切,而刘克庄则更侧重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