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

时间: 2025-04-29 14:49:00

诗句

翁与梅花即主宾,月中缟袂对乌巾。

不知卫玠何为者,举世推他作玉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9:00

原文展示

翁与梅花即主宾,月中缟袂对乌巾。
不知卫玠何为者,举世推他作玉人。

白话文翻译

翁和梅花即是主宾,月色下的白衣对着黑巾。
不知道卫玠为何这样,举世都推崇他为美人。

注释

  • :指老者,通常指年长者。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常用于诗词中。
  • 缟袂:白色的衣衫,这里指代清雅的形象。
  • 乌巾:黑色的头巾,象征古代文人。
  • 卫玠:东汉时期的著名美男子,因其美貌而受到推崇。
  • 玉人:美丽的人,通常指代女子,这里是指美男子卫玠。

典故解析

卫玠是东汉时期的名士,因其貌美而被称为“玉人”。他的美丽成为后人赞美的对象,体现了古代对美的追求和赞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千亩,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诗风豪放,作品多关注人情世事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们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时,梅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代表了高洁的品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结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与梅花共同的高洁志向。开头两句通过翁与梅花的对比,展现了一种主宾的关系,暗示诗人对梅花的敬重和赞美。月光下的缟衣与乌巾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清雅与高洁。第二联提到卫玠,表现了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同时也隐含了对自身品格的反思。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翁与梅花即主宾:诗人将自己与梅花相提并论,暗示对梅花的赞美。
  2. 月中缟袂对乌巾:描绘出在月光下的清雅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3. 不知卫玠何为者:提及卫玠,表明对古代美的追求。
  4. 举世推他作玉人:反映出社会对美的普遍认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高洁的品格。
  • 对仗:缟袂与乌巾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双重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雅。
  • 月光:代表清幽静谧的美好时光。
  • 缟袂与乌巾:分别象征纯洁与文人的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卫玠"是指: A. 一位美男子
    B. 一位诗人
    C. 一位将军

  2. 诗中"缟袂"的意思是: A. 白色的衣服
    B. 黑色的巾
    C. 红色的花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与刘克庄的《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都以梅花为主题,但王安石的诗更加强调梅花的坚韧与品格,而刘克庄则通过梅花引出对美的思考和人性的反思,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文化与象征》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溪道中六首 其四 金溪道中六首 其二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 其十四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 其十三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 其四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 其一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其四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其二 再和二首 其二 过峡山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歹字旁的字 抟空捕影 林字笔画顺序详解_林字的笔顺规则 日字开头的诗句大全 | 日字开头的经典诗句精选 鬼字旁的字 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爻字旁的字 秉烛待旦 逾规越矩 双人旁的字 包含笮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绋的词语有哪些 雀子 壶天日月 楷书万字怎么写?万字楷书笔顺详解与书写技巧 顺美匡恶 不悱不发 带河字的诗句有哪些_关于河字的经典诗句合集 包含诗的词语有哪些 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