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菊庵李道人

《赠菊庵李道人》

时间: 2025-05-07 17:01:06

诗句

万言万当眼睛毒,一裘一盂口体足。

不共孤竹子争薇,却与柴桑翁争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1:06

原文展示:

赠菊庵李道人
刘克庄 〔宋代〕
万言万当眼睛毒,一裘一盂口体足。
不共孤竹子争薇,却与柴桑翁争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万言万当的美文,虽让人眼前一亮,却是毒药;一件皮裘、一盂食物,才是身体所需。与孤竹子一起争论薇菜的美味,不如和柴桑翁一起品味菊花的清香。

注释:

  • 万言万当:形容文学作品内容丰富,言辞犀利。
  • 眼睛毒:比喻华丽的文字虽美,但可能对人有害。
  • 一裘一盂:指的是一件皮衣和一碗食物,代表生活的基本需求。
  • 孤竹子:可能指的是孤独的人或事物,暗指一些孤芳自赏的文人。
  • 柴桑翁:指的是擅长品茶、爱好菊花的老者,象征着知音和悠然自得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惟道,号雪庵,南宋时期的诗人及词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和文学的深刻见解。李道人是作者的友人,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强调了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明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诗中“万言万当”的美文与“一裘一盂”的实际需求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文学与生活的对立。作者认为,华丽的文字虽然引人注目,却难以真正满足人的需求,反而可能造成误导和伤害。与其追求那些华美的表象,不如享受身边的简单生活,真正地体会生活的滋味。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孤竹子与柴桑翁,分别象征了孤独的追求和悠然的生活态度。孤竹子或许追求的是形式上的美和名声,而柴桑翁则是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在轻松的语气中透露出深刻的哲理,引导人们反思生活的意义,寻找更为真实的快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言万当眼睛毒:虽然有千言万语的美丽词句,但它们可能是有害的,给人以误导。
  2. 一裘一盂口体足:反而是实际的物质需求才是生活的根本,保暖和温饱更为重要。
  3. 不共孤竹子争薇:不愿与那些孤独的人争论谁的生活更美好。
  4. 却与柴桑翁争菊:更愿意与柴桑翁一起欣赏菊花,享受生活的小确幸。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华丽的文字与实际的生活需求,强调生活的真实面貌。
  • 比喻:以“万言万当”比喻华丽的文学表象,以“裘与盂”比喻生活的必需品。
  • 象征:孤竹子和柴桑翁分别象征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生活的真实与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被浮华的表象迷惑,而要关注生活的本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幸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言万当:象征华丽的文字与表象。
  • 一裘一盂:代表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
  • 孤竹子:象征孤独的追求与争论。
  • 柴桑翁:象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哲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万言万当”是指什么? A. 生活的必需品
    B. 华丽的文学作品
    C. 自然的景色
    答案:B

  2. “一裘一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物质需求
    C. 文学追求
    答案:B

  3. 作者更愿意与谁争论? A. 孤竹子
    B. 柴桑翁
    C. 其他文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自君之芳邻》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王维):同样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赋得自君之芳邻》(白居易):通过对邻里关系的描写,表达对生活幸福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刘克庄研究》
  • 《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光叹 茶荔谣 泊舟野望 别永福诸友 别福清诸友 瑞鹤仙·翠旗迎风辇 瑞鹤仙 满庭芳 沁园春(自寿) 赠琢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螽斯诜诜 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籍 农妇 一沐三捉发 鼓字旁的字 白面儒生 坐地户 包含务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急敛暴征 几字旁的字 百结裘 箪食与饿 光芒四射 斗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