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9:43
花心动 木香花
作者: 熊琏 〔清代〕
日暖风和,正满架浓阴,柴门深掩。
篱落萧疏,墙角清幽,望去琼瑶一片。
淡香飘向无人处,试问在谁家庭院。
尽任著山村水郭,牵藤布蔓。
林下风情未远。纵富贵何辞,也甘贫贱。
杏子青垂,柳带长拖,多少繁华先占。
殿春芍药同时放,不羡它雕栏回槛。
须知道生来野性萧散。
春日暖阳,和风柔和,浓密的树荫正好遮盖庭院,柴门深深关上。
篱笆稀疏,墙角宁静清幽,远望去宛如一片琼瑶。
淡淡的香气飘散到无人之处,试问在谁家院落中?
不论是在山村,还是水边,藤蔓缠绕着。
树林下的风情依然不远。即便身处富贵,也不在意,甘愿接受贫贱。
杏子青果低垂,柳条长长拖曳,多少繁华已然占据。
春天的芍药与之同时盛开,不羡慕它雕栏回廊的华丽。
须知自己天生性情放荡不羁。
作者介绍:
熊琏,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常用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田园风光。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心态,体现了“诗中有画”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和谐美景。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日暖风和、浓阴、淡香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田园氛围。诗人通过“柴门深掩”与“篱落萧疏”的对比,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疏远。尤其是“试问在谁家庭院”一句,表达了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在情感上,诗人自觉甘愿接受贫贱的生活,强调了自然之美与内心自由之间的联系。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杏子与芍药的对比,突显了自然的繁华与人造的雕栏的虚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真实的赞美与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透过自然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自由的生活哲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强调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轻视与超然
C) 随波逐流
D) 无所谓
“淡香飘向无人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与宁静
B) 热闹与繁华
C) 哀伤与失落
D) 喜悦与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熊琏的《花心动 木香花》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反思,但熊琏更倾向于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