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

时间: 2025-05-02 04:44:44

诗句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

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

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4:44

原文展示: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
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
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白话文翻译:

张帆准备启航,却不禁搔首思虑,仍醉倒在你家酒席上。
吟诵诗词的日子里,我日日期待春风的到来,
等到桃花盛开后,却又匆忙离去。
歌声频频让过路的人感动,仿佛是我在杯前记起的那场雪。
明朝酒醒后,大江奔流,满载着一船的离愁,向衡州而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张帆:指张起帆船,准备出发。
  • 搔首:指挠头,形容焦虑或思虑。
  • 更醉:又醉,表示沉醉于酒。
  • 吟诗:吟唱诗歌。
  • 桃花:春天盛开的花朵,象征美好和希望。
  • 匆匆:急急忙忙,形容离去的匆促。
  • :指声音被压抑,含有哽咽的意味。
  • 樽前雪:指在酒杯前回忆起的往事。
  • 离恨:离别的愁苦。
  • 衡州:古地名,指今湖南省衡阳。

典故解析:

  • 桃花:古诗中常用桃花象征美好时光和离别,代表春天的生机。
  • :古代的酒杯,常与饮酒作乐、抒发情感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承泽,号少山,宋代诗人,因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推崇。他善于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常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传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可能在此背景下感受到离别的苦涩与人生的无常,借酒表达情感,寄托离愁。

诗歌鉴赏: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描绘离别时,展现了对生命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开头“张帆欲去仍搔首”,意象鲜明,展示了即将启航的惆怅与不舍。诗人醉于酒席,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随着“吟诗日日待春风”,诗人进一步表达出对春天的渴望,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桃花则是美好时光的象征。

然而,随着“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诗人意识到美好时光的短暂,离别迫在眉睫。接下来的“歌声频为行人咽”,描绘了酒席上欢声笑语的场景,却隐含着离别的痛苦。这种情感在“明朝酒醒大江流”中达到了高潮,诗人清醒后面对的是奔流不息的大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最终以“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结束,令人感受到深深的离愁。

整首词作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传达出复杂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人世间美好瞬间的珍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张帆欲去仍搔首:即将启航,却因思念而焦虑。
  2. 更醉君家酒:在朋友的酒席上沉醉,忘却烦恼。
  3. 吟诗日日待春风:每天吟诵诗词,期待春天的到来。
  4. 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等到桃花盛开,却匆忙离去,暗示美好时光的短暂。
  5. 歌声频为行人咽:欢快的歌声让路过的人感动,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6. 记著樽前雪:酒前回忆起往事,似乎在回忆中感受到孤独。
  7. 明朝酒醒大江流:清晨酒醒时,看到大江奔流,象征时间的流逝。
  8. 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满载着离愁的船只驶向衡州,表达离别的痛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满载一船离恨”,将离愁比作船上的货物,让情感更加形象。
  • 拟人:歌曲让“行人咽”,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词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以及离别时的伤感,反映了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哲理,具有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张帆:象征出发与新的开始。
  • 桃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代表人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抒发。
  • 大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张帆欲去”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准备旅行
    • B. 诗人准备去喝酒
    • C. 诗人准备出海
  2. “歌声频为行人咽”中的“咽”是什么意思?

    • A. 大声唱歌
    • B. 声音被压抑
    • C. 哭泣
  3.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

    • A. 夏天
    • B. 美好时光
    • C. 离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陈与义的作品在表达离愁时,前者多用细腻的女性视角,而后者则更直接地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他们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哭章泉二首 六和 梦丰宅之二首 杂咏一百首 其七十 韩伯休 立春二首 海棠七首 和林太渊二首 偶题二首 食早荔七首 其二 居厚弟示和诗复课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病字头的字 周葅楚芰 卝字旁的字 跛行千里 鹵字旁的字 又红又专 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驰龄 示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佻狡 痀偻承蜩 生隙 焦眉苦脸 俭者心常富 能者为师 包含侏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