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4:44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
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
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张帆准备启航,却不禁搔首思虑,仍醉倒在你家酒席上。
吟诵诗词的日子里,我日日期待春风的到来,
等到桃花盛开后,却又匆忙离去。
歌声频频让过路的人感动,仿佛是我在杯前记起的那场雪。
明朝酒醒后,大江奔流,满载着一船的离愁,向衡州而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承泽,号少山,宋代诗人,因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推崇。他善于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常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传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可能在此背景下感受到离别的苦涩与人生的无常,借酒表达情感,寄托离愁。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描绘离别时,展现了对生命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开头“张帆欲去仍搔首”,意象鲜明,展示了即将启航的惆怅与不舍。诗人醉于酒席,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随着“吟诗日日待春风”,诗人进一步表达出对春天的渴望,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桃花则是美好时光的象征。
然而,随着“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诗人意识到美好时光的短暂,离别迫在眉睫。接下来的“歌声频为行人咽”,描绘了酒席上欢声笑语的场景,却隐含着离别的痛苦。这种情感在“明朝酒醒大江流”中达到了高潮,诗人清醒后面对的是奔流不息的大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最终以“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结束,令人感受到深深的离愁。
整首词作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传达出复杂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人世间美好瞬间的珍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以及离别时的伤感,反映了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哲理,具有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张帆欲去”指的是什么?
“歌声频为行人咽”中的“咽”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他们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