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2:47
邺城台殿已荒凉,
依旧山河满夕阳。
瓦砾却鑱今日砚,
似教人世写兴亡。
邺城的台殿已经变得荒凉,
但山河依然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壮丽。
在瓦砾中雕刻出的今日砚,
似乎让人感受到世事的兴衰变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季常,号白石,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豪放的气魄和深邃的思考著称。陈与义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古城的荒凉与山河的美丽,表达对兴衰更替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邺城荒凉的描绘,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邺城曾是一个辉煌的政治中心,如今却已成为荒废的遗址,诗人以此反衬出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尽管遗址已然残破,但夕阳下的山河依旧显得壮丽,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永恒美。诗中“瓦砾却鑱今日砚”的描写,暗示着尽管历史兴亡交替,但人们仍在用当下的工具进行创作,记录着这一切,似乎在告诫我们要珍惜现在,铭记历史。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思与对未来的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描绘,反映了对兴亡变化的思考,表达了在历史的废墟上继续创作和探索的信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邺城的台殿在诗中被描述为:
a) 繁华
b) 荒凉
c) 壮丽
d) 现代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今日砚”象征着_____。
判断题:诗中反映了历史的兴亡与人事的无常。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