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赋康平老铜雀砚

《赋康平老铜雀砚》

时间: 2025-04-27 12:12:47

诗句

邺城台殿已荒凉,依旧山河满夕阳。

瓦砾却鑱今日砚,似教人世写兴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2:47

赋康平老铜雀砚

原文展示

邺城台殿已荒凉,
依旧山河满夕阳。
瓦砾却鑱今日砚,
似教人世写兴亡。

白话文翻译

邺城的台殿已经变得荒凉,
但山河依然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壮丽。
在瓦砾中雕刻出的今日砚,
似乎让人感受到世事的兴衰变化。

注释

字词注释

  • 邺城:古城名,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 荒凉:形容衰败、冷清的样子。
  • 瓦砾:破碎的瓦片和石块,通常指废弃的建筑物的残骸。
  • :雕刻、刻划的意思。
  • 今日砚:指现代的砚台,象征着当下的创作。

典故解析

  • 兴亡:指一个国家或政权的兴盛与衰落。这里暗示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季常,号白石,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豪放的气魄和深邃的思考著称。陈与义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古城的荒凉与山河的美丽,表达对兴衰更替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邺城荒凉的描绘,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邺城曾是一个辉煌的政治中心,如今却已成为荒废的遗址,诗人以此反衬出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尽管遗址已然残破,但夕阳下的山河依旧显得壮丽,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永恒美。诗中“瓦砾却鑱今日砚”的描写,暗示着尽管历史兴亡交替,但人们仍在用当下的工具进行创作,记录着这一切,似乎在告诫我们要珍惜现在,铭记历史。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思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邺城台殿已荒凉:开篇直入主题,描绘了邺城的荒废景象,暗示了往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 依旧山河满夕阳:转而描绘自然景色,夕阳映照下的山河依然美丽,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
  • 瓦砾却鑱今日砚:在废墟中雕刻出今天的砚台,象征着人们在历史的废墟上继续创造。
  • 似教人世写兴亡:最后一句总结全诗,强调历史的教训与人事变迁,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荒凉的邺城与壮丽的夕阳山河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
  • 象征:今日的砚台象征着创作与传承,瓦砾则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教训。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描绘,反映了对兴亡变化的思考,表达了在历史的废墟上继续创作和探索的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邺城:象征历史的辉煌与衰败。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希望。
  • 瓦砾:象征历史的遗留与教训。
  • 砚台:象征文化的传承与创作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邺城的台殿在诗中被描述为: a) 繁华
    b) 荒凉
    c) 壮丽
    d) 现代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今日砚”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诗中反映了历史的兴亡与人事的无常。 (对/错)

答案

  1. b) 荒凉
  2. 文化的传承与创作的延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对未来的思考。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与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陈与义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关注历史的兴亡,但陈与义更注重自然的描绘,而杜甫则更侧重于社会的疾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供读者深入了解该时期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提供对古代诗词的详细解析与鉴赏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酬李仆射晚春见寄 宿临江驿(一作宿江上,一作宿溪中驿) 将军行 登咸阳北寺楼(一作登感化寺楼) 别于鹄 赠别孟郊 宿天竺寺,寄灵隐寺僧 怀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旁的字 包含缨的成语 田齐 隹字旁的字 侍话 忍耻苟活 肤寸 弃瑕录用 矫世变俗 有三有俩 表舅 随风逐浪 臼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惬素 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