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7:13
夜色尚苍苍,槐阴夹路长。
听钟出长乐,传鼓到新昌。
宿雨沙堤润,秋风桦烛香。
马骄欺地软,人健得天凉。
待漏排阊阖,停珂拥建章。
尔随黄閤老,吾次紫微郎。
并入连称籍,齐趋对折方。
斗班花接萼,绰立雁分行。
近职诚为美,微才岂合当。
纶言难下笔,谏纸易盈箱。
老去何侥幸,时来不料量。
唯求杀身地,相誓答恩光。
夜色依然是苍苍的,槐树的阴影夹着漫长的路。
听到钟声从长乐宫传出,鼓声传到新昌。
宿雨滋润了沙堤,秋风中桦树的烛光飘香。
马儿在柔软的地面上骄傲地奔跑,人们在天凉时精神健朗。
待漏水声传来,停下车子在宫门前拥挤。
你随黄阁的老人,我次第跟随紫微的郎君。
我们一起进入榜单,齐心协力对称折叠的文书。
斗班花接萼,绰立如雁分行。
近职的确美好,我微薄的才华又怎么能配得上呢?
朝廷的言辞难以下笔,谏言的纸张容易充满箱子。
老去时还有什么侥幸,时来又难以预料。
唯求在杀身之地,相誓以报恩光。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绘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初任官职之际,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思考和对前途的期待,以及对个人才华与地位的自省。
《行简初授拾遗,同早朝入阁,因示十二韵》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入朝堂时的情景,诗中展现了他对新的仕途的憧憬与忧虑。前四句通过夜色、钟声和鼓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晨的氛围,暗示着新生活的开始。而“宿雨沙堤润,秋风桦烛香”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初入朝堂时的愉悦与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对个人能力与职务的反思,“近职诚为美,微才岂合当”,一方面表达了对美好前程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自身才华的谦卑与自省。诗的最后几句提到“老去何侥幸,时来不料量”,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际遇的思考,诗人希望在职场上能够有所贡献,以此来回报社会的恩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一个人对职场的期望与内心的挣扎,既有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自身不足的反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富有深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新任职务的期待和对自身才华的自省,反映出他渴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心情,同时也表现出对岁月流逝、时运变幻的感慨。整体情感基调是充满希望却带有一丝忧虑。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境,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白居易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乐”指的是哪个地方?
“老去何侥幸”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宿雨”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