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30
白云诗
鲍照 〔南北朝〕
探灵喜解骨。
测化善腾天。
情高不恋俗。
厌世乐寻仙。
炼金宿明馆。
屑玉止瑶渊。
凤歌出林阙。
龙驾戾蓬山。
凌崖采三露。
攀鸿戏五烟。
昭昭景临霞。
汤汤风媚泉。
命娥双月际。
要媛两星间。
飞虹眺卷河。
泛雾弄轻弦。
笛声谢广宾。
神道不复传。
一逐白云去。
千龄犹未旋。
这首诗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仙道的向往。诗人喜爱探索灵魂的奥秘,渴望了解天道变化。内心情感高远,不愿沉迷于世俗的烦恼,厌倦了尘世的纷扰,乐于追寻神仙的生活。诗中描绘了炼金的地方,香气四溢,仿佛在瑶池之畔,凤鸣在林中,龙驾在高山上。通过攀登峭壁,采集露水,和鸿雁嬉戏,展现了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明媚的阳光照耀着霞光,温暖的泉水令人陶醉。月亮与星星交相辉映,飞虹在河流上方摇曳,轻柔的笛声送别了宾客。诗的最后表达了对白云的追逐,虽然千年依然未能回归。
鲍照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字明远,号仲明,出生于南朝刘宋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优雅,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鲍照的作品常常带有强烈的个性和理想主义色彩,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立见解和对传统的反叛。
《白云诗》创作于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鲍照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对飞仙、炼金等主题的描绘,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渴望。
《白云诗》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展现了鲍照对理想生活的热切追求。全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超脱的渴望。诗中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凤歌”、“龙驾”、“飞虹”等,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神秘的仙境图景,令人向往。
诗人在“探灵喜解骨”的开篇中,便引入了对灵魂与身体的思考,揭示了他对生命本质的探究。随后,诗人描绘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崇敬。在“飞虹眺卷河”中,诗人通过飞虹和河流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清新而又略带忧伤,诗人不仅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世俗的无奈与时间的无情。通过对“白云”的追逐,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展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美好愿景,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中“探灵喜解骨”表达了什么情感?
“飞虹眺卷河”中的“飞虹”象征什么?
诗中描绘的“凤歌”和“龙驾”有什么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