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4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8:50
曀曀寒野雾。苍苍阴山柏。树逈雾萦集。山寒野风急。岁物尽沦伤。孤贞为谁立。赖树自能贞。不计迹幽涩。
在寒冷的野外,雾气弥漫,苍茫的阴山上,松柏苍翠。树木在雾中遥遥相聚,山中寒风急促。岁月流逝,万物尽显忧伤。孤独的坚持又是为了谁呢?唯一依靠的就是这树木,它能够自我坚守,不在意那些幽暗而艰涩的足迹。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现了诗人对孤独坚贞的思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的感受与内心世界的映射。这种孤独感与坚贞的情感在古典诗词中常见,象征着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鲍照,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字明远,号称“鲍生”。他以清新俊逸、情感细腻的诗风闻名,尤其擅长五言诗和古风。鲍照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以及对社会的思考。
该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代,诗人在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孤独中,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
鲍照的《学刘公干体诗》通过对寒野雾霭、阴山苍松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寂的氛围。诗的开头以“曀曀寒野雾”引入,给人一种冷清、朦胧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深冬的早晨。接着对阴山松柏的描写,不仅描绘出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坚韧的生命力。
“岁物尽沦伤”,一句中蕴含着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思索,面对岁月的流逝和万物的凋零,自己的坚持究竟是为了什么。在这里,孤贞不仅是对理想的坚守,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反思。最后一句“赖树自能贞”,则是对自然中树木的赞美,树木在风雨中屹立不倒,象征着一种坚定的信念,给人以力量。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表现出一种清冷的美,揭示了人类在时光流逝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坚韧,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坚贞与生命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在困境中自我坚持的信念。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所传达的情感基调,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
诗中“曀曀”形容的是哪种景象?
A. 明亮的阳光
B. 朦胧的雾气
C. 繁星的夜空
诗中提到的“孤贞”是指什么?
A. 孤独的坚持
B. 快乐的生活
C. 和谐的自然
诗最后一句“不计迹幽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过去的释然
C.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比较鲍照与王之涣的作品,均通过自然景象表现个人情感。鲍照更注重内心的孤独和坚贞,而王之涣则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两者虽有不同侧重,但都体现了古代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