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8:17
鲍照的《数名诗》原文如下:
一身仕关西。
家族满山东。
二年从车驾。
斋祭甘泉宫。
三朝国庆华。
休沐还旧邦。
四牡曜长路。
轻盖若飞鸿。
五侯相饯送。
高会集新丰。
六乐陈广坐。
组帐扬春风。
七盘起长袖。
庭下列歌钟。
八珍盈雕俎。
绮肴纷错重。
九族共瞻迟。
宾友仰徽容。
十载学无就。
善宦一朝通。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经历,表达了对家族、朋友和国家的感慨。诗中提到他在西方任职,家族在山东有声望,跟随皇帝出行,参加祭祀活动,经历了国庆的盛典,与朋友们欢聚一堂,享受丰盛的宴席,虽然学习了十年却未能成就一番事业,但在官场上却能一朝得志。
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号青山,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出身于名门望族。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描写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
该诗写于鲍照从政期间,反映了他对仕途的感慨与无奈。鲍照经历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虽有显赫的家世和较高的政治地位,但内心却有着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数名诗》反映了鲍照在仕途上的经历与感受,诗中通过数字的排列,将个人经历与社会生活层层叠加,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场景。作者通过对家族、国家、朋友的描绘,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然而,诗的最后却流露出一丝无奈,十年的学习未能有实质性的成就,最终却在官场上获得了短暂的成功。这种成功的虚幻与学习的辛苦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鲍照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数字的对仗与排比,使得诗歌富有节奏感。诗中描绘的宴会场景热闹而华丽,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折射出对政治生活的复杂感受。此外,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和比喻,如“轻盖若飞鸿”,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整首诗反映了鲍照对仕途的追求、对家族的依赖以及对现实的思考,传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数名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斋祭甘泉宫”表示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鲍照《数名诗》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但鲍照更侧重于华丽的宴会与家族背景,王维则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离别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