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1:37
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家庭的没落与富贵的消散,有恩的人在危难中得以生存,而无情的人则遭到报应。欠下的命债已偿还,流下的泪水也已干尽。冤冤相报并非轻易之事,人的分离与聚合都是命中注定的。如果想知道生命的短暂,可以追溯前生; 而晚年享有的富贵,实在是一种侥幸。那些看破红尘的人选择了出家,而痴迷于世俗的人却白白送掉了自己的性命。就像食尽鸟投林,最终只留下一片白茫茫的大地,显得一片干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食尽鸟投林”出自于古代的寓言,意指鸟儿在食物耗尽后返回森林,象征着众生归宿的无奈和必然。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年-1763年),清代小说家,著有《红楼梦》。他出身于仕宦家庭,后经历家道中落,其个人经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创作背景: 《红楼梦》中的诗词多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探索。《飞鸟各投林》作为其中一曲,表露了对命运无常、人与人之间恩怨的感慨。
《飞鸟各投林》是一首深入探讨人生无常与命运的诗。诗中,曹雪芹通过对官场和世俗生活的观察,揭示了人们在财富与恩情面前的脆弱和无奈。开篇即点明家业的凋零和金银的散尽,暗示着人生的浮华与短暂。接下来,诗人对“有恩的死里逃生”和“无情的分明报应”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命运的公平与不公,令读者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诗中提到“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强调了因果法则和宿命论的思想,似乎在告诉读者,人生的每一次遭遇都是由前生的种种因缘决定的。最后以“食尽鸟投林”作结,形象生动地表明了人们对于归宿的渴望与无奈,所剩下的只有一片寂静的白地,象征着一切繁华最终归于平淡。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让人在感慨之余,不禁对自己的命运产生深深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恩怨与宿命的交织,最终归于平静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冤冤相报自非轻”意指: A. 冤屈之间的报复不容易 B.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 C. 所有的冤屈都能得到解决
“食尽鸟投林”的意思是: A. 鸟儿总是寻找食物 B. 一切事物最终会回归本源 C. 鸟儿喜欢在森林中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与洒脱相比,曹雪芹的作品更注重内心的细腻与思考;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具悲悯情怀,展现对社会的关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