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1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5:12
亭亭南轩外,贞干修且直。
广叶结青阴,繁花连素色。
天资韶雅性,不愧知音识。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挺拔的梧桐树,生长在南边的轩外,树干坚韧而笔直。它的叶子繁茂,形成了葱郁的阴影,盛开的花朵洁白而美丽。树木的天赋高雅,性情温和,确实值得那些懂得欣赏的人去识别和珍惜。
戴叔伦(约680年-740年),唐代诗人,字景华,号清暇,曾任官职,早逝于平凡的官场生涯。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时期,文化繁荣,诗人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梧桐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诗人通过写梧桐树表现高尚的品德和对知音的渴望。
《梧桐》通过描绘梧桐树的形态和特质,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知音的珍视。开头“亭亭南轩外”描绘出梧桐树的高耸姿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通过“贞干修且直”强调其坚韧的性格,表现出树木的蓬勃生机和不屈的精神。再者,“广叶结青阴”描绘了树木所形成的阴影,象征着庇护和安宁,而“繁花连素色”则通过花的洁白美丽,传达出一种纯粹的美感。
最后两句“天资韶雅性,不愧知音识”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强调了梧桐树天生的优雅和高贵,象征着那些具备高雅品德的人们,只有真正懂得欣赏他们的知音才能领悟到他们的美。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表现了诗人对人格理想的追求和对知音的珍惜。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对知音的珍视,蕴含了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深刻思考。通过梧桐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传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的“亭亭”指的是:
A. 树木高耸
B. 花朵盛开
C. 窗户开着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树木形成了__的阴影。
判断题:诗人通过梧桐树表现对知音的珍视。(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