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9:31
闲消一半凤城春。杏桃小怕严辰。独有柏屏苍翠,便似南华大椿。露浓天近,玉鱼金印,恩共岁时新。多少太平民。愿真个朝堂秉钧。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凤城的春色已经消逝了一半,杏桃在严峻的时光中显得有些害怕。只有那苍翠的柏树像南华的大椿树一样挺立。露水浓厚,天色渐近,象征着新年的到来和美好的祝愿。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在享受太平的日子,真希望朝堂的权力能公正地掌握在明智的人手中。
作者介绍:程文海,元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社会的关心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间疾苦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希望能够通过诗歌表达对太平盛世的渴望与对朝政清明的期望。
《太常引 寿李丞相》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政治关怀的诗。诗的开头以“闲消一半凤城春”引入,展现了春天的流逝与希望的渐行渐远,暗示着诗人对于现实的忧虑。接着通过对“杏桃”的描绘,表现了时局的严峻,生动地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脆弱。在“独有柏屏苍翠”一句中,柏树的坚韧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呼应了诗人对长久生命与智慧的追求。
“露浓天近,玉鱼金印”传达了新年的祝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平民百姓的深情关怀。同时,最后的“愿真个朝堂秉钧”则是对政治的期许,表现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国家政治的关心,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期盼与对百姓生活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城”象征着什么?
A. 凶险的地方
B. 美丽的城市
C. 繁华的商业区
D. 贫困的乡村
“杏桃小怕严辰”中的“严辰”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严酷的时局
C. 和谐的生活
D. 美好的未来
诗人希望朝堂能秉持什么样的原则?
A. 以权谋私
B. 公正执政
C. 只为富人
D. 忽略百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程文海的《太常引 寿李丞相》更注重于春天的美好与对政治的期待,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破败的忧虑与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两者均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但在情感表达与主题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