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4:00
悼潘义荣母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去年两桨泛清深,正是随雏出凤林。
彩仗浑如天上去,寿光俄向斗边沈。
金花象轴恩虽在,云陇山原痛可任。
我亦堂前飞鹤起,强成哀挽倍伤心。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清澈的水面上划着两只桨,正是小雏鸟随母亲从凤林中出巢的时节。
彩色的仪仗仿佛升上了天空,寿光在斗柄旁渐渐沉落。
金花和象轴的恩情尚在,但山原的痛苦却是我无法承受的。
我也在堂前如飞鹤般起舞,强行作出哀悼,心中倍感伤痛。
在古代文化中,凤象征着高贵和尊崇,而“随雏出凤林”则寄托了对母亲的怀念与敬仰。寿光的沉落则反映了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逝者的哀痛。金花象轴的恩情则暗示着亲情的珍贵与深厚。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观察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写于郑刚中对已故朋友潘义荣母亲的悼念之时,表达了对亲情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诗中蕴含着对母爱的深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悼潘义荣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寄托,展现了作者对于失去亲人的悲痛与追忆。首联用“去年两桨泛清深”引入,既描绘了轻盈的舟行,又暗示了往日的宁静与美好。紧接着,诗人用“彩仗浑如天上去”这一比喻,表现出对亲人逝去的无奈与惋惜。中间几句通过对“金花象轴”的回忆,展现了母亲的恩德,令人在痛苦中更加感受到亲情的深厚。末尾一句“强成哀挽倍伤心”则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即便是强作欢颜,内心的悲痛依旧无法掩饰。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流露,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怀念与哀伤,使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思考生命的无常与亲情的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对母爱的敬仰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表现了浓厚的情感基调。
答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郑刚中的《悼潘义荣母》更注重对亲情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多体现了豪放与人生哲理。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