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1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13:06
归依佛,弹指越三祇。愿我速登无上觉,还如佛坐道场时。能智又能悲。
我归依佛陀,弹指之间便跨越了三世。希望我能迅速达到无上的觉悟,就像佛陀在道场坐定时那样,具备智慧又充满慈悲。
这首《望江南(四之三)》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向往以及对觉悟的追求。王安石以“归依佛”开篇,直接表明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接着用“弹指越三祇”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迅速流逝与自我觉醒的急切心情。诗中“愿我速登无上觉”的愿望,展现了诗人渴望超脱尘世、实现自我超越的心境。
诗的结尾“能智又能悲”尤其引人深思,智慧与悲悯的结合,表现了佛教思想中的重要理念:真正的觉悟不仅仅是个人的智慧,更是对众生的关怀与同情。这种富有人文关怀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具哲理性,又充满情感深度,反映了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与思想家的复杂内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的主题是对佛教觉悟的追求,既反映了个人的精神需求,又体现了对他人关怀的深刻理解。
诗人提到的“三祇”指的是哪三个时间?
a) 过去、现在、未来
b) 生、老、病、死
c) 春、夏、秋、冬
d) 天、地、人
诗中“能智又能悲”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个人的智慧
b) 对众生的悲悯
c) 智慧与慈悲的结合
d) 追求名利
诗中“归依佛”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对佛教的否定
b) 对佛教的信仰与追求
c) 对世俗的珍视
d) 对道教的向往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