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狼山观海

《狼山观海》

时间: 2025-05-06 18:09:20

诗句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

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9:20

原文展示: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寻。开头两句描述了昆仑山的高耸与波涛汹涌的海洋,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壮丽。接着,诗人描绘清晨的寒冷与春天的温暖,表现出大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活力。之后,诗人提到阆苑仙人,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对未知的探索。最后,诗人意识到,自己在江湖中遨游,眼界逐渐开阔,感受到生命的丰富与多彩。


注释:

  • 昆仑:古代传说中的神山,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山脉。
  • 阆苑仙人:指传说中的神仙,阆苑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理想的世界。
  • 灵槎:传说中用来乘风破浪的仙船,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旅行。
  • 鱼龙:指鱼和龙,象征着生机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冲之,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影响深远。王安石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狼山观海》创作于王安石晚年,诗人常在海边游历,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思考。此时的王安石对国家政治、个人理想有了更深的理解,这首诗正是他内心世界的抒发。


诗歌鉴赏:

《狼山观海》是一首极具画面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首先以“万里昆仑”和“无边波浪”开篇,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磅礴,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效果。接下来,诗句描绘了晓寒的云雾和春暖的生命,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脉动,带出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与喜爱。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阆苑代表了一个理想的桃源,而灵槎则是通往理想世界的工具,诗人渴望与仙人相会,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与对人生的理解。通过在江湖的游历,诗人逐渐开阔了眼界,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这一转折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显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昆仑谁凿破:昆仑山高耸入云,谁能将其凿破,表现了大自然的不可征服。
  2. 无边波浪拍天来:汹涌的波浪拍打着天空,展现了海洋的浩瀚与力量。
  3. 晓寒云雾连穷屿:清晨的寒冷与云雾笼罩着遥远的岛屿,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4. 春暖鱼龙化蛰雷:春天来临,鱼和龙都开始苏醒,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活力。
  5. 阆苑仙人何处觅:询问理想境界的仙人在何处,表现了对理想的渴望。
  6. 灵槎使者几时回:希望传递理想的使者何时归来,流露出诗人的期待。
  7. 遨游半在江湖里:在江湖中徘徊,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体验。
  8. 始觉今朝眼界开:经过这些经历,诗人感到自己眼界开阔,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 对仗:如“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自然的赞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在政治与人生道路上的探索与感悟,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昆仑: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坚韧的精神。
  • 波浪:象征着生命的波动与变化。
  • 阆苑:代表理想与世外桃源,象征着诗人的追求。
  • 江湖:象征着现实生活的纷繁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狼山观海》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安石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阆苑”象征什么?

    • A. 现实世界
    • B. 理想境界
    • C. 历史遗迹
    • D. 自然风光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悲伤
    • B. 欢快
    • C. 深刻的思考
    • D. 轻松幽默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江雪》 -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更侧重于壮丽的山水之美。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兼具人情与自然的结合。

通过对比,王安石的《狼山观海》更多地融入了哲理思考与人生感悟,展现了个体的精神追求与对理想的渴望。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郊行杂咏 其一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十一 陈简讨献章 晚酌 哭梁公实 其九 与同年话别 早行二首 其一 绝句六十四首 其二 将游漆塘山汎五里湖作 送薛端公赴右蜀均输兼呈司理刘大著二首 山寺听雨 驻跸兴安八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破瓜年纪 靑字旁的字 砂锅砸蒜 善有善报 七十二地煞 舞开头的成语 攀挛 而字旁的字 慧星 片字旁的字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东挦西扯 鼻字旁的字 盆满钵满 如蹈水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