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0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9:20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寻。开头两句描述了昆仑山的高耸与波涛汹涌的海洋,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壮丽。接着,诗人描绘清晨的寒冷与春天的温暖,表现出大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活力。之后,诗人提到阆苑仙人,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对未知的探索。最后,诗人意识到,自己在江湖中遨游,眼界逐渐开阔,感受到生命的丰富与多彩。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冲之,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影响深远。王安石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狼山观海》创作于王安石晚年,诗人常在海边游历,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思考。此时的王安石对国家政治、个人理想有了更深的理解,这首诗正是他内心世界的抒发。
《狼山观海》是一首极具画面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首先以“万里昆仑”和“无边波浪”开篇,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磅礴,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效果。接下来,诗句描绘了晓寒的云雾和春暖的生命,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脉动,带出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与喜爱。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阆苑代表了一个理想的桃源,而灵槎则是通往理想世界的工具,诗人渴望与仙人相会,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与对人生的理解。通过在江湖的游历,诗人逐渐开阔了眼界,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这一转折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显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自然的赞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在政治与人生道路上的探索与感悟,情感真挚而深邃。
《狼山观海》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阆苑”象征什么?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
通过对比,王安石的《狼山观海》更多地融入了哲理思考与人生感悟,展现了个体的精神追求与对理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