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1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15:20
九日与客登凤凰山酌涌金泉泛舟西归
作者: 李洪 〔宋代〕
西山爽气压城闉,携客登高日未晡。
稚子已谙撑舴艋,老夫羞更插茱萸。
文章不进空黄你,生计无多问木奴。
贫病偏愁秋欲雨,异乡白尽遂良须。
在西山清新的空气压得城墙窒息,我带着客人登高,时已接近傍晚。小孩子们已经懂得如何撑着小船,而我这个老头却羞于再插上茱萸。
文章没有进展,白白浪费了光阴,生活也不富裕,不愿再去打听木工的事情。
贫病让我愁苦,正值秋天又有下雨的迹象,在异乡的我,白头如霜,心中感慨良多。
李洪,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脱俗著称。李洪的作品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重阳节的庆祝活动有关,诗人在与朋友登高的过程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秋天即将到来的忧虑。
《九日与客登凤凰山酌涌金泉泛舟西归》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思考的诗。诗人在西山的清新气息中,带着朋友登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前两句描绘了登高的场景和时间,传达出一种悠闲与美好的氛围。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老人的内心情感逐渐显露出来。
在小孩子们兴奋地撑着小舟的对比下,老人的羞愧与无奈愈发明显。他不仅感受到生活的压力,还对自己的创作进展感到失落。诗中通过对茱萸的提及,暗示了对传统习俗的认同与个人无能为力的无奈。随着秋雨的临近,诗人的愁苦情绪愈加明显,仿佛预示着生命的无常与老去的无奈。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描绘,李洪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形成了一幅感人至深的生活画卷。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无奈。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递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无奈?
“茱萸”在诗中象征什么?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对比,李洪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生活困境与内心感悟,而李白则倾向于抒发豪情壮志。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都有所不同,但均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