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1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10:14
不愧嘉名取次题,
寓情彷佛古人齐。
菊添细蕊金英重,
松覆清幽盖影低。
上戴星辰全咫尺,
傍躔日月自东西。
宜将斗酒频相属,
靖节从来到处迷。
这首诗的题目和内容都体现了高雅的气质,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情怀的向往与共鸣。菊花的细蕊和金黄色的花瓣更加显得华丽,多了一份生机;松树的枝叶则在幽静的环境中覆盖,投下低低的影子。星辰仿佛就在头顶近在咫尺,日月的交替则在左右流转。诗人提到不妨多饮斗酒,借以解忧,追求那种超然的境界,即使在世俗中也能迷失自我。
作者介绍:袁正规,宋代诗人,生于北宋,精通诗文,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与人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重阳节,九月九日重阳,意在表达对这个传统节日的思考与感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九日亭》展现了诗人袁正规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诗作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古人情怀的向往。开篇通过“不愧嘉名取次题”引入主题,表明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自信与对这一传统节日的尊重。接着,通过细致的描绘,诗人将菊花与松树的意象巧妙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观。菊花的细蕊与金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而松树则代表着宁静与长青。在这幅自然图景中,诗人看到了星辰和日月的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在最后两句,诗人提到“宜将斗酒频相属”,传达了在美好的时光中与友人共饮的惬意,体现了酒文化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提到“靖节从来到处迷”,则引发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虽然追求清白与高雅,但在现实的纷扰中难免迷失方向。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及节日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古人情怀的向往,以及在追求美好生活中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九日亭》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
“宜将斗酒频相属”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