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3:38
九月蝉稀九日催,年光如逐水声回。
人思往事凄凉在,菊倚荒庭寂寞开。
落叶偶从池上过,夕阳初傍酒边来。
白衣去后无消息,雨湿东篱欲长苔。
在九月,蝉声稀少,九日的节日催促着时间的流逝,年光就像水流般迅速而无情。人们对往事的思念让人感到凄凉,菊花在荒凉的庭院中孤独地绽放。落叶偶尔从池塘上飘过,夕阳刚好映照在酒杯旁。白衣人离去后没有任何音信,雨水浸湿了东篱,似乎要长出青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因其作品多表现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受到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前后,作者在这个时节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孤独,借菊花的凋零与夕阳的余晖,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感伤。
《九日幽居书怀》这首诗在表达孤独与怀旧的情感上十分细腻。开篇以“九月蝉稀九日催”引入,描绘了秋天的气息,蝉声的稀少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即将到来的寒冬,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接下来,作者通过“年光如逐水声回”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当下。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对往事的回忆是凄凉的,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怀念。“菊倚荒庭寂寞开”中的菊花不仅是对重阳节的呼应,也象征着独立与坚韧。接着,落叶在池上飘过,夕阳映照在酒杯旁,展现了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
最后两句“白衣去后无消息,雨湿东篱欲长苔”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白衣人离去后的沉寂,雨水的侵蚀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东篱的湿润让人感受到一种失落感。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一幅关于生命、孤独与怀念的画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怀旧与时光流逝的主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生命的脆弱与对过去的眷恋,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深沉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菊倚荒庭寂寞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