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21: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21:42:09
九日无酒亦不登高倚韵答赵克正大司寇
作者:王缜
客里重阳兴转高,
酒无缘分觉寥寥。
街衢插遍茱萸鬓,
风雨寒催杨柳条。
多事孟嘉还近笑,
知音杜甫费重招。
蒋山咫尺不须上,
直蹑丹梯傍紫霄。
在客乡的重阳节,兴致渐渐高涨,
但因无酒相伴,心中感到空荡荡。
街道上到处插满了茱萸,
风雨寒冷催促着杨柳的枝条。
多事的孟嘉正好在此时欢笑,
而知音的杜甫却费尽心思呼朋唤友。
蒋山虽近,实在不必登高,
我只需沿着丹梯,靠近紫霄。
作者介绍:王缜(约1555-约1625),明代诗人,号静斋,江苏人。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九月重阳节,诗人因身在他乡,无法与友人共饮,感到孤寂,因而抒发了对重阳节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情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孤独。诗人在客乡过节,兴致高涨,却因没有酒而感到空虚,这种矛盾的情感贯穿全诗。茱萸的插饰带出节日的氛围,而风雨寒冷则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诗中提到的孟嘉和杜甫,分别代表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与知音的渴望。孟嘉的欢笑与杜甫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孤寂的思考。
最后,诗人虽身在蒋山之近,却选择不登高,表明他对世俗的超然与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是在农历的哪一天?
诗中提到的“茱萸”代表什么?
“蒋山咫尺不须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