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戏招饮客解酲

《戏招饮客解酲》

时间: 2025-07-31 14:31:11

诗句

破卯扶头把一杯,灯前风味唤仍回。

高阳社里如相访,不用闲携恶客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31:11

原文展示

破卯扶头把一杯,灯前风味唤仍回。
高阳社里如相访,不用闲携恶客来。

白话文翻译

将破晓的时分,扶着头颅举起一杯,
灯下的风味让我再次回想。
在高阳社中若相邀,不必带来无聊的坏客。

注释

逐句解释:

  • 破卯:指破晓的时刻,即天刚亮的时候。
  • 扶头:扶着头,可能是形容醉意或疲倦。
  • 一杯:指酒杯,表示饮酒。
  • 风味:这里指酒的味道或饮酒的情趣。
  • 高阳社:高阳社是古代的一个集会场所,通常用于社交和喝酒。
  • 恶客:指那些品行不端或令人厌恶的人。

典故解析:

  • 高阳社:在中国古代,高阳社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诗中提到此处,暗示着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高远,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诗作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黄庭坚与友人聚会时写的,表达了他对饮酒的乐趣以及对朋友相聚的渴望。同时,他也流露出对恶客的厌恶,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诗歌鉴赏

《戏招饮客解酲》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语调描绘了诗人在破晓时分与友人饮酒的场景。开头两句“破卯扶头把一杯,灯前风味唤仍回”展示了诗人醉酒的状态,既有“破卯”时分的清新,又有“灯前”的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放松又略带醉意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高阳社里如相访,不用闲携恶客来”则转向社交的主题,诗人希望朋友能相聚,但又不想与那些无聊的、令人厌恶的人为伍,表现出对社交圈子的选择性和对真诚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不仅描绘出饮酒的快感,同时也传达了一个深刻的社交哲学:在人际交往中,真正的朋友永远胜过无聊的恶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破卯扶头把一杯:在天刚亮的时候,诗人扶着自己的头,似乎有些醉意,举起酒杯,表示饮酒的状态。
  • 灯前风味唤仍回:灯下的酒香令人回味,诗人沉浸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
  • 高阳社里如相访:在高阳社这个地方,朋友相聚的情景如同故人相见般亲切。
  • 不用闲携恶客来:不希望那些无聊、令人厌恶的人出现在聚会中,强调了对真诚友谊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饮酒的乐趣比作风味,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两句在结构上相互呼应,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风味赋予生命,表现出诗人对饮酒的深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饮酒乐趣的享受,同时也对友谊的重视与对恶客的排斥,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破卯: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代表清新与希望。
  • 灯前:代表温暖与亲密的社交场所。
  • 高阳社:象征社交活动与人际关系的聚集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破卯”指的是哪个时间?
    A. 正午
    B. 破晓
    C. 黄昏

  2. 诗中提到的“恶客”是指什么样的人?
    A. 好朋友
    B. 无聊的人
    C. 家人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描述自然景色
    B. 表达对饮酒和友谊的珍视
    C. 讲述历史故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黄庭坚的这首诗更加注重饮酒时的社交氛围和个人情感,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饮酒的洒脱。两者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但风格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黄庭坚诗集》
  2. 《宋诗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古店晓发留赠主人 送程给事知越州 其二 送程给事知越州 其一 题{左山右昂}山禹庙石柱 芰荷香·小潇湘 恋芳春慢·蜂蕊分香 春草碧 钿带长中腔 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发蒙振落 弓射 升官发财 私视使目盲 革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么么 一脉相通 烂漫 私字儿的字 张皇无措 校缗 白首之心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