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人雁吟 其二

《人雁吟 其二》

时间: 2025-08-07 02:58:58

诗句

雁啄啄,飞搏搏。

江边虞人缚矰𥐊,人饥处处规尔肉。

岂知雁饥肉更薄,城中卖雁不直钱,市头籴米斗五千。

妻儿煮糜不敢饱,朝朝射雁出江边。

不闻关中易子食,空里无人骨生棘。

县官赈济文字来,汝尚可生当自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2:58:58

原文展示

人雁吟 其二
作者: 张翥 〔元代〕

雁啄啄,飞搏搏。江边虞人缚矰,人饥处处规尔肉。岂知雁饥肉更薄,城中卖雁不直钱,市头籴米斗五千。妻儿煮糜不敢饱,朝朝射雁出江边。不闻关中易子食,空里无人骨生棘。县官赈济文字来,汝尚可生当自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雁在空中飞翔的情景,啄食、搏击的声音随处可闻。在江边,有人用网捕捉雁,而人们则因饥饿而四处寻找肉食。没想到雁也同样饥饿,它们的肉更加瘦弱。城里卖雁的价格不高,市场上米的价格却涨到了五千斗。妻儿煮的粥不敢吃饱,天天去江边射雁。听说关中地区已经开始吃人肉,而空中却没有人骨,只长出荆棘。县官发来的赈济文字虽然来了,但你们还得靠自己生存。

注释

  • 啄啄:形容雁啄食的声音。
  • 搏搏:形容雁飞翔时的动作。
  • 虞人:捕雁的人。
  • :一种捕鸟的网。
  • 规尔肉:指觅食。
  • 岂知:哪里知道。
  • 直钱:价格公道。
  • 籴米:买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字子久,号天池,出生于元朝末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疾苦人民的同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时期,饥荒和战乱使得人民生活困苦,张翥通过描绘人与雁的关系,反映了社会的悲惨现实和人们的生存困境。

诗歌鉴赏

《人雁吟 其二》通过对雁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饥饿与挣扎的社会。诗的开头以“啄啄”和“搏搏”描写雁在空中的生动形象,然而接下来的描述却是对人类苦难的深刻揭示。虞人缚矰捕捉雁,不仅是为了生计,更是因为人们的饥饿。诗中提到“岂知雁饥肉更薄”,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雁与人的境遇相似,都是饥饿的牺牲品。

“城中卖雁不直钱,市头籴米斗五千”通过对比,展现出物价飞涨,人民生活的艰难。家庭的窘迫感通过“妻儿煮糜不敢饱”这一句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痛。而“关中易子食”的引述则触及了人性最底层的悲惨,与此同时,诗人又提到县官的赈济,讽刺其无用,强调“尚可生当自力”,反映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

整首诗情感沉重,虽以描写雁为主,但却以雁的命运折射出人类的悲惨,展现了张翥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与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雁啄啄,飞搏搏:描绘雁在空中自由飞翔的状态。
  2. 江边虞人缚矰:描写捕雁者在江边设网捕捉雁,暗示了人们的生存状态。
  3. 人饥处处规尔肉:人们因饥饿而四处寻找肉食,反映了社会动荡。
  4. 岂知雁饥肉更薄:雁也因饥饿而肉薄,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同困境。
  5. 城中卖雁不直钱:城中卖雁的价格低廉,反映物价的崩溃。
  6. 市头籴米斗五千:米价飙升,人民生活困苦。
  7. 妻儿煮糜不敢饱:家庭因饥饿而不敢吃饱,直击人心。
  8. 朝朝射雁出江边:每日出江边捕雁,反映人们的无奈。
  9. 不闻关中易子食:提到关中地区的人吃人肉,揭示人性悲剧。
  10. 空里无人骨生棘:空中无人,只有荆棘,暗示孤独与绝望。
  11. 县官赈济文字来:讽刺县官的赈济文字无用。
  12. 汝尚可生当自力:强调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雁”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相对照,深刻揭示了生存的艰辛。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困境的深刻反思,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竞争与悲惨命运,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性的深切关注和对自力更生的呼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自由与生存的挣扎。
  2. 江边:反映了生活环境的艰苦。
  3. 饥饿:强调生存的绝望与无奈。
  4. 县官:象征着无能的统治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捕雁者被称为?

    • A. 渔人
    • B. 虞人
    • C. 狩猎者
  2. “城中卖雁不直钱”中“直”字的意思是?

    • A. 直接
    • B. 公道
    • C. 正确
  3. “妻儿煮糜不敢饱”反映了什么情况?

    • A. 生活富足
    • B. 家庭的困顿
    • C. 社会安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张翥《人雁吟》杜甫《春望》:两者都关注社会现实,但张翥更侧重于个体挣扎,而杜甫则描绘了国家的整体困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传》
  • 《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居榕城三日写其风物得八首 其六 偈颂二十九首 其一 淮安雪夜 送赵友同之松江 其二 杂诗十首 其三 浣溪纱八阙 其五 露遮经 燕都杂题三首 其三 送广东潘帅移镇湖南十口号 赐方教授诗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主客颠倒 矛字旁的字 枝叶相持 盗钟掩耳 叫号 业字旁的字 世异时移 折文旁的字 刻不待时 彐字旁的字 象传 山樱 手不辍卷 金字旁的字 公份儿 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盗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