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3:52
福唐张氏永思堂
作者: 张翥 〔元代〕
自昔闽多士,吾宗世有人。
共闻两孝子,永慕百年亲。
僾若音容在,巍然栋宇新。
秋筵仍几杖,温鼎自淳珍。
草娱称觞地,花迎戏綵辰。
流芳变春雨,精思动秋旻。
风教关民俗,文章藉史臣。
声诗播休美,正为盛时陈。
从很久以前,闽地就有很多士人,我的宗族世代都有出色的人物。大家都听说过那两位孝子,世世代代怀念着他们的亲情。仿佛他们的声音和容貌依然存在,宏伟的建筑依然崭新。秋天的宴席上,依旧有几根拐杖,温暖的鼎中盛满了珍馐。草地上欢娱的酒会,花朵迎接着节日的欢庆。芳香如春雨般滋润,深思熟虑如秋天的云彩。风俗教化关乎民生,文章依赖历史的臣子。诗歌的声韵传扬着美好,正是为了这个盛世而呈现。
作者介绍: 张翥(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生于福建,擅长诗文,作品多表现对家族和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张翥在福建的家族馆所“永思堂”。他在此地怀念家族的历史和文化,表达对孝道的推崇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福唐张氏永思堂》是张翥对家族和文化的深刻反思与赞美。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乡土情和对家族历史的敬仰,通过对孝子的追忆,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亲情的怀念,也显现了对传统道德的重视。诗中描绘的宴席、酒会、春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表现了家族团聚的美好时光。
在形式上,诗歌运用了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式,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诗中多次提到的自然意象(如“春雨”、“秋旻”)不仅增添了诗作的层次感,也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整首诗流畅而富有节奏感,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孝子”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尽孝的儿子
C. 家族中的长辈
答案: B
“秋筵仍几杖”中的“几杖”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拐杖
C. 桌子
答案: B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A. 草娱
B. 风教
C. 秋筵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张翥的《福唐张氏永思堂》同样表达了对家国和家族的思念,但杜甫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悲愤,而张翥则更多地关注于家族的传承和美德的弘扬,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