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8:17
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如摈非尔憎,如留岂吾吝。
无心以择物,谁喜亦谁愠。
翁乎勤簸扬,可使糖纰尽。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物品选择的态度,强调了对优劣的分辨。好的东西就像留在手中,坏的东西则应该被摈弃。摈弃并不是因为对它的厌恶,而是因为不想留存。选择物品并不需要心思,谁喜欢谁不喜欢都无所谓。辛勤的耕作,能让糖分得以充分释放。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领军人物,推行新法,致力于国家的改革和富强。王安石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情壮志,又不乏细腻的描写。
这首诗创作于农耕社会的背景下,反映了当时对农业工具和农作物的关注,强调了勤劳与科技的结合,体现了农民在生产中的智慧和努力。
《扬扇》这首诗以其清晰的思路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王安石对物品的选择和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诗歌开头通过“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直接点明了对优劣物品的态度,强调了对品质的重视。接着,诗人进一步剖析了摈弃和留存的心理,说明并非对坏东西有多么的厌恶,而是出于一种自然的选择。
接下来的“无心以择物,谁喜亦谁愠”则反映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无论外界的评价如何,内心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两句“翁乎勤簸扬”,传达了勤劳的价值,暗示通过辛勤的劳动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在这首诗中,王安石不仅传达出对物品的看法,更深入探讨了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勤劳与选择的重要性,倡导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体现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王安石的《扬扇》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追求名利
B. 强调勤劳与选择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中“翁”指的是什么?
A. 老者
B. 农夫
C. 学者
D. 商人
答案:1-B 2-B
王安石的《扬扇》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辛勤劳动的赞美,但王安石的诗更注重对物品选择的哲理思考,而陶渊明则偏向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归隐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