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池宴钱子辛,赋得科斗

《南池宴钱子辛,赋得科斗》

时间: 2025-05-07 10:15:43

诗句

临池见科斗,美尔乐有馀。

不忧网与钩,幸得免为鱼。

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5:43

原文展示:

临池见科斗,美尔乐有馀。不忧网与钩,幸得免为鱼。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白话文翻译:

在池边看到科斗,心中感到愉悦和满足。不再忧虑被网和钩子捕获,幸运的是我得以免于成为鱼。且希望能充实自己的文才,能够登上您的书信。

注释:

  1. 科斗:古代一种捕鱼的工具,象征捕捉。
  2. 美尔乐有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满足。
  3. 不忧网与钩:不再担心被捕的烦恼。
  4. 幸得免为鱼:庆幸自己没有成为被捕的鱼,暗示一种自由的心态。
  5. 充文字:充实自己的文学修养。
  6. 尺素书:古代对书信的称呼,尺素象征着书信的简约与珍贵。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到渔猎和书信的意象,反映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文学创作的追求。科斗作为捕鱼工具,象征着世俗的束缚,而“免为鱼”则表达了对这种束缚的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生于701年,卒于761年,字子云,号浩然,晚号“东皋隐者”。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心境清幽之时,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池边的景象引入,开篇提到“临池见科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境。接着,诗人通过“不忧网与钩”来表露自己的逍遥心态,暗示他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最后一句“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则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展现无遗,渴望通过文字与人交流,展现出一种学识的追求与文化自信。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愉悦与自由,更反映出韦应物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体现出一种哲理的深度。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临池见科斗”:在池边观察到科斗的情景,传达出一种闲适的意境。
    • “美尔乐有馀”:对自然美的欣赏,感受到心灵的愉悦。
    • “不忧网与钩”:不再担心被世俗所困,表达了一种超脱。
    • “幸得免为鱼”:庆幸自己有自由,不被束缚。
    • “且愿充文字”:希望能提高自己的文才。
    • “登君尺素书”:渴望通过书信与他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思想。
  2. 修辞手法

    • 比喻:科斗比喻世俗的束缚,而“鱼”则象征被捕的自由。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3.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科斗:象征着束缚与世俗的困扰。
  • :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尺素书:象征着文化、沟通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科斗”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饮食
    • B. 一种捕鱼工具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植物
  2.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 A. 画画
    • B. 写书信
    • C. 做生意
    • D. 唱歌
  3. 诗中“幸得免为鱼”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自由的向往
    • C. 对他人的羡慕
    • D.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对比韦应物的《南池宴钱子辛,赋得科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韦应物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世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韦应物生平与诗歌风格研究》

相关查询

南歌子 效花间 南歌子·桂魄分馀晕 南歌子 其六 南歌子 其一 艳词 南歌子 南歌子 余绝饮已久而仍嗜茶,有酒徒诤余,戏答 南歌子 南歌子 其二 南歌子 南歌子 秋夜寄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框儿的字 满目荆榛 劳形苦心 建之底的字 克字旁的字 累世通家 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艾纳 熊虎之任 弃人 忙忙 毒刑 反文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洋为中用 专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