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2:09
送五经赵随登科授广德尉
韦应物 〔唐代〕
明经有清秩,当在石渠中。
独往宣城郡,高斋谒谢公。
寒原正芜漫,夕鸟自西东。
秋日不堪别,凄凄多朔风。
这首诗表达了对赵随即将登科并被授予官职的祝贺。诗中提到,明经(指有学问的人)应该在石渠(古代考试的地方)中清楚地得到公正的评价。我独自一人前往宣城郡,去高处的书斋拜访谢公(谢安)。寒冷的原野一片荒芜,黄昏时分,鸟儿自由地在西东飞翔。秋天的日子让我难以忍受离别,凄凉的北风吹来,令人心生惆怅。
作者介绍:韦应物,字子云,号长安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古体诗,特别是五言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韦应物送别友人赵随之际,赵随即将登科授官,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离别的惆怅,反映了唐代士人的人际关系和对学术的重视。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即将获得的荣誉的祝贺,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之情。开头两句提到“明经有清秩”,强调了读书人应有的品德和学识,接着提及石渠,暗示着学术的正统和考试的公正。诗人独自前往宣城,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心情,拜访谢公则是对学问的追求和向前辈请教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寒原的荒凉与夕鸟的自由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正如诗人内心的感受。最后一句“秋日不堪别,凄凄多朔风”更是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凄凉的北风不仅是季节的象征,更是离别情绪的具象化。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士人的风范与人际交往中的温情与惆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伤感,体现了士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学问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明经”的意思是什么?
“石渠”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为何感到惆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