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荅王卿送别

《荅王卿送别》

时间: 2025-05-03 17:11:21

诗句

去马嘶春草,归人立夕阳。

元知数日别,要使两情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1:21

原文展示:

去马嘶春草,归人立夕阳。元知数日别,要使两情伤。

白话文翻译:

马儿在春草上嘶鸣,归来的人在夕阳下伫立。早已知道离别只有几天,却依旧让人感到两情相伤。

注释:

  • 去马:离开的马,指离别的情景。
  • 嘶春草:马在春天的草地上嘶鸣,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和离别的情绪。
  • 归人:回来的行人,此处指离别后归来的人。
  • 立夕阳:在夕阳西下时伫立,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
  • 元知:原来知道,表明对即将离别的预见。
  • 数日别:几天的离别,强调离别虽短,却仍然令人伤感。
  • 两情伤:两人的感情因离别而受到伤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号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古体诗。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韦应物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离别的伤感。离别是生活中常见的主题,尤其在朋友、亲人之间,虽然离别时间不长,却时常给人带来情感的痛苦。

诗歌鉴赏:

《荅王卿送别》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与心情。诗的开头“去马嘶春草”,直接呈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瞬间,给人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冲击。春草的生机与马的嘶鸣,似乎在诉说着青春的活力与即将消逝的时光。而“归人立夕阳”则营造出了一种孤独的氛围,夕阳象征着日落西山,预示着分别的无奈与伤感。诗中“元知数日别”,流露出一种对离别时间的无奈认知,虽然离开的时间不长,但情感的伤痛却是切身的,令人无法忽视。

全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春草与夕阳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生机与希望,后者则是离别和哀愁的象征。诗人以此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眷恋,也有对离别的无奈。韦应物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展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共鸣与感伤,使得这首诗在简短的篇幅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去马嘶春草”:离去的马儿在春天的草地上嘶鸣,生动描绘了离别的场景。
    • “归人立夕阳”:归来的人在夕阳下伫立,强调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思念。
    • “元知数日别”:早已知道离别只有几天,但情感的苦痛却如影随形。
    • “要使两情伤”:离别即使短暂,却依然让彼此的感情受到伤害,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去马”与“归人”形成对比,前者象征离去,后者象征回归,形成鲜明的对照。
    • 意象:春草与夕阳的意象,分别代表生机与哀愁,展现了离别的复杂情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与离别带来的伤感,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春草:象征着生机、希望与新的开始,暗示在离别之际,生命依然在继续。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伤感,夕阳的美丽同时也带有一丝凄凉。
  • :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行旅与离别,马的嘶鸣增添了离别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归人立夕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孤独与伤感
    C. 兴奋

  2.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描绘离别的情景? A. 春草与夕阳
    B. 雨与风
    C. 山与水

  3. “元知数日别”中的“数日”指的是: A. 很长时间
    B. 几天
    C. 一个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送别》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比较韦应物的《荅王卿送别》与李白的《送友人》。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韦应物的诗更为细腻,侧重于内心的感受,而李白的《送友人》则更为豪放,表现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韦应物研究》

相关查询

水龙吟 玉楼春 平舟场□□□□□□为郡人刘某言某有客曰玉 挽林武博二首 和竹溪三诗·戊辰二月六日 渔村林太渊相访 汉宫春(题钟肇长短句) 十一月二日至紫极宫诵李白诗及坡谷和篇因念 好事近·老不计生朝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庐霍 父字头的字 头头儿 回春妙手 慎思 以火去蛾 没身不忘 遁入空门 鱼鹰 足字旁的字 百岁之后 乙字旁的字 批鄐导竨 飞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世结尾的成语 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