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3:07
野居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结发屡辞秩,
立身本疏慢。
今得罢守归,
幸无世欲患。
栖止且偏僻,
嬉游无早宴。
逐兔上坡冈,
捕鱼缘赤涧。
高歌意气在,
贳酒贫居惯。
时启北窗扉,
岂将文墨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享受。诗人回顾自己曾经的官场生活,感到屡次辞去官职,立身处世本来就很疏懒。如今终于可以回归田园,庆幸自己没有被世俗的欲望所困扰。居住在偏僻的地方,游玩时无需早起享受丰盛的宴席。诗人逐兔爬坡,沿着赤涧捕鱼,尽情享受自然的乐趣。尽管生活贫困,但心中仍然高歌,习惯了这种清贫的生活。偶尔打开北窗,难道要将自己的文墨与世俗的事务相混淆吗?
作者介绍:韦应物,字子柔,唐代诗人,仕途坎坷,曾任职多地。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韦应物辞官归隐之际,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
《野居》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通过描写自然环境与日常活动,营造出一种宁静、悠闲的氛围。开篇讲述了辞官归隐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世俗欲望的超脱,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田野间捕兔捕鱼的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他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岂将文墨间”,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反思,强调了他对世俗的淡泊,显示出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隐逸与享受自然,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韦应物的《野居》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逐兔”主要象征:
“岂将文墨间”一句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