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9:04
题张蘧若侍御疏稿
作者: 胡会恩
太阿持节甫,酿祸实熹宗。
谁使貂珰魄,犹存马鬣封。
青山无秽骨,劲柏有霜容。
我读西台疏,清威彻九重。
这首诗可以翻译为:
太阿剑曾被持有,但最终却引发了祸患,真是让人痛心的是熹宗皇帝。
是谁使得那貂皮帽的灵魂,依然保留着马鬣般的权威呢?
青山之上没有污秽的尸骨,坚韧的柏树依然傲然挺立,表露出霜雪的容颜。
我在阅读西台的奏疏时,感受到那清正的威严直达九重天。
胡会恩,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其诗风深受唐诗影响,擅长于抒情和咏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此诗写于清代,中间经历了皇权的更迭和政治的动荡,诗人通过此诗抒发对政治黑暗的愤懑和对清白官员的钦佩。
这首诗以太阿剑引入,展开对权力与责任的思考,揭示了权力的双面性。诗开头提到“太阿持节甫,酿祸实熹宗”,直接指向了权力在不当之手时所引发的灾难,反映出诗人对政治腐败的警惕。接下来的“谁使貂珰魄,犹存马鬣封”,则引入对权力象征的思考,暗示即使是外表光鲜的权力,内里却可能隐藏着腐朽的灵魂。
“青山无秽骨,劲柏有霜容”通过自然景象作比,表达出一种超脱的理想。青山与劲柏象征着清白与坚韧,诗人借自然之景表达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而最后一句“我读西台疏,清威彻九重”,则将个人的感受升华为对清明政治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官员的钦佩。
整首诗以清正与黑暗为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的深刻思考与强烈情感,显示出一种理想主义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权力的反思与清白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与对现实腐败的失望,展现了深刻的社会关怀。
“太阿持节甫”中的“太阿”指什么?
“青山无秽骨”表达了什么样的理想?
“我读西台疏”中的“西台”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