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52
登恒山 其一
作者: 陶澄 〔清代〕
恒阳地与塞垣通,山脉纡回指大同。
黑雾不消阴涧雪,翠微时下石坛风。
燔柴有制存周典,持节无人出汉宫。
幽缈岳灵何所寄,岿然碑版覆苔红。
这首诗描绘了恒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诗人首先描绘了恒山的地理位置,强调山脉的蜿蜒与大同的联系。接着描写了阴涧中的雪与山顶的风,展现出山的冷峻与清幽。诗人提及古代的周朝典籍,表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感叹当今无人能继承汉宫的荣光。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山岳灵气的思考,碑版上覆满青苔,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作者介绍: 陶澄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充满历史感的时代,诗人通过登山之旅,感受到自然的壮丽和历史的积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在形式和内容上均体现了清代诗歌的特征。诗人在描绘恒山的自然景观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的开头通过地理位置的描述,建立了一个宽广的视野,随后转入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黑雾和阴涧雪的对比,表现出恒山的严峻和神秘。
在历史文化方面,诗人提到的“周典”与“汉宫”体现了对历史的追溯与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繁荣时代的向往。最后,诗人用“幽缈岳灵”表达了对山岳灵气的向往与思考,创作手法上运用了对仗与音韵的和谐,使整首诗充满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恒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黑雾”与“阴涧雪”分别象征什么?
诗人提及的“周典”主要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更强调个人的感受与情感,而陶澄的《登恒山》则更多地融入了历史文化的思考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