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6:36
作者: 陶澄 〔清代〕
取适向林麓,渐闻花气香。
沮洳细路侧,宛转临春阳。
诸峰纷来前,杖策依重冈。
俯视见虎迹,殷忧何能忘。
同怀二三人,为我携酒浆。
念兹最初地,努力风磴长。
我向树林的山麓走去,渐渐闻到了花的香气。
幽静的小路旁边,阳光正好洒落在春天的景色上。
各个山峰纷纷出现在眼前,我倚杖而立在重重山岗之上。
俯视山下,看到老虎的足迹,心中忧虑怎能忘却。
和两三位知己一起,给我带来酒水。
我怀念这里的最初景象,努力攀登这风吹的山坡。
作者介绍: 陶澄,清代诗人,字竹隐,号澄庵,生于明末清初,后世对其诗作有较高评价,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陶澄游览香岩寺时,借助山水风光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前往香岩寺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友人陪伴的珍视。开篇用“渐闻花气香”引入自然的芬芳,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山路的蜿蜒与阳光洒落的美好,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春日气息。
然而,诗中又突显出“俯视见虎迹”的情景,暗示了潜在的危险与忧虑,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刻。最后,诗人表达了与友人一起品酒的愿望,这不仅是一种对友谊的珍视,更是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体而言,诗中自然景色与人情味的融合,体现出陶澄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虎迹”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危险
C. 友谊
诗人向谁携酒浆?
A. 自己
B. 朋友
C. 家人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自然与友谊
B. 战争与和平
C. 孤独与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陶澄在自然描写上更具生动性,而王维则更注重意境的深邃。两者都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但情感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