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38
虫语惊寒梦,飒然山夜深。
遥镫隔溪隐,残月过庭阴。
野哭多新感,林秋识旧音。
年来风物异,不但客伤心。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幽深,虫鸣声惊醒了寒冷的梦境,夜深人静,山间的凉意更加浓厚。远处的灯光透过溪水隐约可见,庭院中的残月洒下阴影。野外的哭声带来新的感触,秋天的树林也似乎能辨认出往日的声音。近年来风物变迁,感叹的不仅是旅人自己的伤心。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夜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王岱,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夜坐》创作于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通过对夜色、虫鸣和月影的描绘,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夜坐》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自然夜景的诗作。诗里虫鸣声惊醒了诗人的梦境,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深邃的氛围。诗人以“飒然”一词形容夜的深沉,暗示了内心的震动与思考。远处的灯光和庭院中的残月,象征着孤独的思考与对往昔的怀念。野外的哭声与秋天的树林,既是现实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唤起对过往的追忆与感伤。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带来的变化,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异变,更是内心情感的伤感,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叹。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的追忆,展现出一种孤独的哲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诗中“虫语”指的是什么?
A. 人的声音
B. 昆虫的鸣叫
C. 风的声音
“野哭”在诗中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无奈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爱情的追忆
答案:
与王岱的《夜坐》相比,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更强调了离愁与对故乡的思念,而王岱则更为内敛,侧重于对自然与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