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见乡人程大

《见乡人程大》

时间: 2025-04-26 11:34:03

诗句

少年策马辞乡邑,落魄天涯几秋色。

凤池昨遇故乡人,不道姓名应不识。

布衣拂却长安尘,相看感叹念情亲。

青春作客无远近,白发从军多苦辛。

以兹失路谁相顾,我向东流子南去。

归梦不离沧海云,边愁远絓青枫树。

枫树丛林隔海天,百年聚散一茫然。

簪缨故旧应谁在,萍梗江湖祇自怜。

临歧执袂须倾倒,明朝又别关山道。

心随征雁向斜阳,悉对离忧醉芳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4:03

原文展示:

见乡人程大
任原 〔明代〕

少年策马辞乡邑,落魄天涯几秋色。
凤池昨遇故乡人,不道姓名应不识。
布衣拂却长安尘,相看感叹念情亲。
青春作客无远近,白发从军多苦辛。
以兹失路谁相顾,我向东流子南去。
归梦不离沧海云,边愁远絓青枫树。
枫树丛林隔海天,百年聚散一茫然。
簪缨故旧应谁在,萍梗江湖祇自怜。
临歧执袂须倾倒,明朝又别关山道。
心随征雁向斜阳,悉对离忧醉芳草。

白话文翻译:

少年时我骑马离开家乡,漂泊在天涯已经经历了几个秋天的变化。
昨晚在凤池遇见了一位乡人,却不知他的名字,想必我也不被他所识。
我身穿布衣,拂去长安的尘埃,互相对视叹息,心中思念亲情。
青春时期在外做客,没有远近之分,白发从军经历了许多苦楚。
如今失去方向,谁来关心我?我将向东流去,去往南方。
归乡的梦总是萦绕在沧海与云之间,边疆的忧愁远隔在青枫树下。
枫树和树林隔着海天,百年间的聚散已是茫然无措。
昔日的朋友如今又有谁在?漂泊的心在江湖中只自怜自惜。
临别之际紧握衣袖,明天又要在关山道上分别。
心随征雁飞向斜阳,尽情对着离愁在芳草中醉倒。

注释:

  • 策马:骑马的动作,形容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 落魄:指失落、潦倒的状态。
  • 凤池:可能指某个地名,象征故乡的记忆。
  • 布衣:平民百姓的衣着,象征清贫和朴素。
  • 长安尘:长安是古代的都城,尘土象征繁华与喧嚣。
  • 白发从军:形容经历战乱,白头苍苍。
  • 归梦:指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 青枫树:象征离愁别绪和思乡情怀。
  • 簪缨故旧:指昔日的朋友、旧交。
  • 萍梗:浮萍,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任原(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感怀故乡、思念亲友为主题,风格质朴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漂泊天涯之际,表达了在外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诗中多次提及青春、白发、相见与离别,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亲情的珍贵。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乡人的描写和自我感慨,展现了游子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写少年离乡的豪情与如今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活的艰辛。接着,诗人通过与乡人的偶遇,表达对旧日情谊的珍惜,尽管彼此可能不再相识,但那份情感依然存在。

在诗中,诗人以“青春作客无远近”表达了年轻时的无忧无虑,而“白发从军多苦辛”则展现了岁月带来的沧桑与艰辛。诗的最后几句,诗人以“心随征雁向斜阳”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离愁的无奈,给人以深沉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策马辞乡邑:描绘了年轻时骑马离开家乡的情景,表现出当时的志向和豪情。
  2. 落魄天涯几秋色:表达了漂泊在外的辛酸,经历了多个秋天的变化,显示了游子的失落感。
  3. 凤池昨遇故乡人:在凤池偶遇故乡的人,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
  4. 不道姓名应不识:表明即使相遇,彼此也可能不再相识,凸显离散与疏远。
  5. 布衣拂却长安尘:身为平民,清去长安的尘埃,象征着对繁华的拒绝与对纯朴的追求。
  6. 相看感叹念情亲:对视之中感慨亲情的珍贵,透出对故乡的思念。
  7. 青春作客无远近:在年轻时出门旅行,没有距离之分,表现出无拘无束的自由。
  8. 白发从军多苦辛:白头苍苍经历战乱,体现生活的艰辛。
  9. 以兹失路谁相顾:如今失去了方向,谁会来关心自己,流露出孤独感。
  10. 我向东流子南去:表达了对未来的追求和对归属的渴望。
  11. 归梦不离沧海云:归乡的梦始终萦绕在心,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12. 边愁远絓青枫树:远方的忧愁如同青枫树,暗示离愁别绪。
  13. 枫树丛林隔海天:隔着海天的枫树林,象征思乡的距离与无奈。
  14. 百年聚散一茫然:百年间的聚散如梦一场,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5. 簪缨故旧应谁在:昔日的朋友如今又有谁在?表现对旧友的惋惜。
  16. 萍梗江湖祇自怜:漂泊的心在江湖中自怜,反映孤独的心境。
  17. 临歧执袂须倾倒:在分别之际,紧握衣袖,显现出不舍的情感。
  18. 明朝又别关山道:明天又要在关山道上分别,展示出无尽的离愁。
  19. 心随征雁向斜阳:心随着归雁飞向斜阳,象征对故乡的向往。
  20. 悉对离忧醉芳草:沉醉在芳草中,尽情发泄离愁,表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寄托。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少年时的豪情与如今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生的变化。
  • 比喻:如“心随征雁”,用征雁象征伤感的心情。
  • 排比:如“归梦不离沧海云,边愁远絓青枫树”,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深厚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乡邑:故乡,代表了根与归属。
  • 凤池:象征乡愁的场所,喻示着美好的回忆。
  • 青枫树:离愁别绪的象征,表达对故乡的牵挂。
  • 征雁:象征归属与思念,代表了游子的心情。
  • 芳草:象征美好的事物,寄托游子的内心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少年策马辞乡邑”中的“策马”指的是: A. 骑马
    B. 走路
    C. 听音乐
    D. 读书

  2. “白发从军多苦辛”中的“白发”代表: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士兵
    D. 旅行者

  3. 诗中“心随征雁向斜阳”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安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 《月下独酌》 - 李白:表现孤独与对自由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 李白: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加直接、简洁,而《见乡人程大》则更为细腻、情感深邃。
  • 《登高》 - 杜甫:同样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社会现实,而任原则是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诗词基础知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 代东门行 代放歌行 学刘公干体 咏史 门有车马客行 赠傅都曹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釒字旁的字 束手待毙 亡过 骑鹤上维扬 包含淹的成语 幾字旁的字 刺配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酒阑兴尽 剸繁治剧 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攴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问难 貂裘换酒 怜我怜卿 说大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