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9:58
一湖莲水泮,气味夺芹香。
似放濂溪种,应分大士芳。
至人禋祀地,君子溯洄方。
最是扶舆力,馨闻直荐王。
一湖的莲花水波荡漾,芬芳的气味胜过芹香。
这似乎是从濂溪(即濂溪书院)种植而来的,应该是与大士(即释迦牟尼)相分离的芳香。
这是至人的祭祀之地,君子在此处追溯源流。
最重要的是扶持皇帝的力量,那芬芳的气味直达天子耳边。
作者介绍: 柳学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但以其清雅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泮水荷香》是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借莲花的香气传达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对君子风范的追求,反映了清代文人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泮水荷香》通过描绘湖面上盛开的莲花,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其深层的哲学思考。首句“一湖莲水泮”描绘出一幅宁静、清新的自然图景,莲花的清香扑鼻而来,给人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接着,诗人将莲花的香气与芹菜的香气做对比,突出莲花的独特与高洁。
“似放濂溪种,应分大士芳”两句引入了文化典故,强调莲花的品德如同大士(释迦牟尼),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此处,莲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道德与智慧的象征。
后两句“至人禋祀地,君子溯洄方”则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追溯,强调了贤人和君子的价值观念,表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关注。最后一句“最是扶舆力,馨闻直荐王”将莲花的芬芳与君主的德行相联系,隐喻着理想社会中皇帝应具备的品德。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理想人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美好道德与政治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莲花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高尚品德和理想社会的追求,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泮水”指的是:
“似放濂溪种”中的“濂溪”指的是:
诗中“最是扶舆力”强调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