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9:56
后山与简斋,仅年四十九。
诗少句句佳,天地同不朽。
予幼初学诗,一日赋一首。
颓龄忽七十,诗果传后否。
侥幸擢儒科,邂逅至郡守。
几死坐此耳,诗于我何负。
寿长诗故多,才短诗故丑。
苟活许作诗,余生付诗酒。
在后山的简朴书斋里,我才刚过四十九岁。
虽然我的诗作不多,却句句都很精彩,
它们与天地同样不朽。
我年轻时初学写诗,每天写一首。
转眼间已到七十岁,诗作能流传后世吗?
侥幸考中儒生,偶然遇见了郡守。
我几乎在此坐死,诗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负担呢?
长寿的人诗作多,才能短的人诗作丑。
只要活着就可以写诗,我的余生就交给诗酒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回(生卒年不详),字子仪,号简斋,宋代著名文学家。他以诗、词、文三方面俱佳而闻名,尤其擅长五言古诗,作品广泛流传。方回生活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文化复兴,他的诗歌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文学的执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方回七十岁时,面对年老的感慨,体现了他对自己文学生命的反思与自省。诗中流露出对创作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淡然态度。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是方回在七十岁时的自我反思,诗中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在简单的书斋中度过的四十九年,随后转入对年华逝去的感慨,表现出对人生的深思。每一句诗都饱含情感,尤其是“颓龄忽七十,诗果传后否”一句,表达了对于自己能否留下名作的忧虑与期待。
诗中反复提到诗歌的价值,认为诗不仅是个人的表达,更是与天地同存的艺术。方回对诗的热爱贯穿始终,尽管他承认自己的才能有限,但他仍然坚定地认为,活着就要创作,余生将诗与酒作为伴侣。在这首诗中,方回不仅在叙述自己的生命历程,更是在对整个人生的思考,他用朴实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
逐句解析
后山与简斋,仅年四十九。
描述了诗人在后山的简朴书斋度过的时光,强调了生活的平淡。
诗少句句佳,天地同不朽。
虽然诗作不多,但每一首都极具价值,预示着诗作的永恒。
予幼初学诗,一日赋一首。
回忆年轻时学习诗歌的热情,每天都写作,体现了对诗的热爱。
颓龄忽七十,诗果传后否。
感慨年华飞逝,七十岁时开始思考自己的诗是否能流传。
侥幸擢儒科,邂逅至郡守。
讲述自己考中进士的经历,偶然遇到重要的人物,展示了文人生活的偶然性。
几死坐此耳,诗于我何负。
反思自己的处境,认为诗歌对自己没有负担,反而是生活的支撑。
寿长诗故多,才短诗故丑。
认为长寿的人有更多的诗作,才华短缺的人作出的诗则不佳。
苟活许作诗,余生付诗酒。
表达了只要活着就要继续写诗,余生将与诗酒为伴。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文学的追求,表达人生虽短,但只要心有所愿,便可在诗酒中找到安慰与乐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方回在诗中提到自己几岁时开始学习写诗?
诗中提到“寿长诗故多”,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