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34
次韵和南强狱中落花
连横 〔近代〕
九十韶光一梦非,
飘零犹自恋春晖。
沈沈风雨狂相妒,
寂寂江山落复飞。
此日丹心甘历劫,
他年红粉尚扬菲。
天涯谩说无芳草,
故国鹃啼未忍归。
这九十年的光阴如同一场虚幻的梦,我依然对春天的阳光留恋不已。狂风暴雨仿佛在嫉妒我那沉沉的心情,寂寂的江山中花瓣飘落又飞散。今天,我心中的赤诚愿意忍受磨难,而在未来,红颜尚能再度绽放芬芳。天涯海角常常有人说没有芳草,但我故乡的杜鹃啼叫让我无法回归。
“丹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忠诚的象征,常用以表达对国家或理想的忠贞不渝。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逆境中仍然保持信念。
连横(1880-1944),字仲华,号石庵,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故国的热爱,以情感深邃著称。
此诗写于连横被囚期间,正值动荡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的困境之际,表达了他在绝境中对理想与故乡的眷恋与坚持。
本诗整体结构清晰,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开篇的“九十韶光一梦非”,引发读者对时间短暂与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以“飘零”形容落花,映射出自己在逆境中仍然对春光的留恋,表现出一种对美好记忆的执着。随着诗句的发展,风雨与江山的描写,使得诗人的内心情感愈加复杂,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坚守。最后两句提及天涯与故乡,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思乡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对春天的怀念,表现了在逆境中对理想、故乡和青春的坚定信念,传达出一种深邃而又悲壮的情感。
本诗的作者是谁?
“九十韶光一梦非”中的“韶光”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故国鹃啼未忍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春望》 -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