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09:4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09:46:03
作者: 王履 〔明代〕
峨峨长安城,落日游子入。
东风卷清气,欲进还自立。
行人不相知,竞逐短景忽。
纡余松声窅,泱漭岚气湿。
归嬴纸窗明,拈毫以收拾。
这首诗描绘了游子在傍晚时分回到长安城的情景。高高的长安城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丽,游子在落日的余晖中走进城门。东风吹来清新的气息,游子虽然想要进入城中,却又似乎停下了脚步,犹豫不决。街上行人互不相识,匆忙间仿佛景色也变得短暂而模糊。松树的低语在耳边轻轻回响,远处山岚的气息潮湿而朦胧。回到家中,窗明几净,游子拿起笔墨,准备将这一切心绪记录下来。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长安”作为古都,象征着繁华与历史的积淀,游子的归来,蕴含着对故土的思念与归属感。
作者介绍: 王履,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感悟,风格上多采用清新自然的笔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游子回乡的途中所作,反映了他对故土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归途中对生活的思考。
本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游子在归乡途中的复杂情感,展现了长安城的壮丽与游子心境的细腻。诗的开头以“峨峨长安城”引入,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印象,随后“落日游子入”则即刻带出归家的主题,形成强烈的对比。东风的描写不仅传达了温暖的自然元素,也象征着游子内心的渴望与期待。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行人不相知”展现了市井生活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随着游子的归来而增强。最后的“拈毫以收拾”则给人以希望,游子将在这清明的环境中记录下自己的思绪与感受,体现出一种归属感与创作的冲动。
整首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外界环境的细致描写,又有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主题围绕归乡的情感展开,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西安
C. 南京
“东风卷清气”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冷风
B. 温暖和生机
C. 暴风
诗中“行人不相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亲密
B. 疏离
C. 愉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