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41
去年菊花时,廊下偶携手。
花前憔悴人,怅然若难久。
当时苦无觉,轻别将谁咎。
一悲悲何穷,倏忽馀鳏叟。
去年菊花盛开的季节,我和你在廊下偶然牵手。
在花前,你的容颜憔悴,我心中怅然,似乎难以长久。
那时我苦于无知,不曾觉察,轻易的别离又能怨谁呢?
一声悲叹无尽无穷,转瞬间我已成了孤老。
该诗中的“菊花”不仅是季节的象征,也常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菊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与脆弱。诗中提到的“鳏叟”则引发对人生无常和孤独的思考,象征着失去伴侣后的深切孤独感。
《伤逝 其三》是一首充满忧伤的诗,透过细腻的描写,诗人郑孝胥将离别的痛苦与孤独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去年菊花时”,既设定了时间背景,又营造了秋天特有的凄凉气息。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清高与坚韧,但在此处却与悲伤紧密相连,正如诗人对往昔的追忆。
“廊下偶携手”一句,描绘了两人曾经的亲密,而“花前憔悴人”则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感受到的怅然与无奈愈发明显,反映了对当时未曾觉察的轻别的懊悔与自责。最后的“倏忽馀鳏叟”更是将孤独感推向顶点,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爱情、时光以及存在的感慨,抒发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奈与对孤独未来的忧虑,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菊花”与“憔悴人”的对比,增强了孤独感。拟人化的表达如“怅然若难久”,使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的深刻反思,传达出对失去的无奈与悲伤。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菊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繁华
D. 冬天的寒冷
“轻别将谁咎”的意思是什么?
A. 轻易的别离让人无悔
B. 分别后可以责怪他人
C. 轻易的别离使人自责
D. 分别后依旧可以相见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爱情的赞美
B. 对时光的感慨与孤独的反思
C. 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D.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