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9:13
君不见广文博士老郑虔,才名四十寒无毡。
又不见汉阳计吏赵明叔,文章不如一囊钱。
胸中道腴五味足,外虽枯槁中芳鲜。
不妨止有书一束,索米未肯侏儒贤。
平生固用笔耕尔,行发墨颖收丰年。
会当少见会稽绶,勿嗟已卖琅琊田。
你难道没有看到广文博士郑虔,四十年间才华横溢却一无所获?
又没有看到汉阳的赵明叔,文章不如一囊铜钱。
他心中充盈着丰富的道理,外表虽然枯瘦,但内在却鲜美如花。
只要有一束书籍在手,哪怕是索要米粮也不愿做侏儒的贤士。
我一生都在用笔耕耘,期待能有丰收的年景。
希望能在今后少见会稽的官印,别惋惜我已经卖掉琅琊的田地。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华,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作者为刘秀才赴礼部考试的背景下写成,表达了对功名和仕途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的重视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毛滂的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对科举制度和个人奋斗的深刻思考。诗开篇以郑虔和赵明叔的例子,揭示了即便才华出众,仍可能一无所获的困境。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知识与财富的反差,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冷漠态度。接着,诗人自述内心的充实与外在的贫瘠,表达了内心的坚持与不屈。最后,提到希望未来能获得官位,但也不愿意因追求名利而抛弃自己的理想,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坚持。整体上,诗中流露出对科举的嘲讽与对个人价值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毛滂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多采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如“才名四十寒无毡”与“文章不如一囊钱”的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科举与个人价值,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广文博士是谁?
A. 郑虔
B. 赵明叔
C. 毛滂
诗中“胸中道腴五味足”是什么意思?
A. 外表贫瘠,内心丰富
B. 文章写得很好
C. 生活富裕
诗中提到的“琅琊田”象征什么?
A. 知识
B. 财富
C.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