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5:0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5:09:40
阶前紫玉似人长,可怪龙孙久未骧。第放烟梢出檐去,此君初不畏风霜。
在台阶前,紫竹仿佛要人一般高,令人惊叹的是龙的后裔竟然久未飞腾。只见那竹子从屋檐的烟囱中伸出,显然这位竹子本不惧怕风霜的侵袭。
“龙孙”出自古代对高贵血统的称谓,常用来形容有卓越成就的人。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节操,能够不畏风霜,代表着一种高尚品格。
毛滂(约990年-1050年),字子俭,号浣溪,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政府,因其作品广受欢迎而被尊称。毛滂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山水、植物为主,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低谷时期。诗中对竹子的歌颂,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寄情。
这首诗通过对紫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观察与热爱。紫竹高耸,仿佛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存在,尽管环境艰苦却依然顽强地向上生长。诗中“可怪龙孙久未骧”的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能未能施展抱负的惋惜与思考。竹子从“烟梢出檐去”,不仅是对竹子生长状态的描绘,也暗含了对诗人自身处境的隐喻,尽管身处逆境,仍旧心存希望。这首诗通过自然意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紫竹的坚韧与高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体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中紫竹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龙孙”在诗中指代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答案: